一与山门作境致,见者顿超无学地。
二与后人作标榜,凡圣悟迷皆一样。
若是丛林向上关,有人踏著喜无量。
【注释】偈颂:
一与山门作境致,见者顿超无学地。
二与后人作标榜,凡圣悟迷皆一样。
若是丛林向上关,有人踏著喜无量。
译文:
第一句“一与山门作境致”,意思是说,这首诗的境界与佛寺的门相得益彰。这里的“境致”是指诗歌的意境,“一”是首句,第二句是承前启后,第三句是承接上文,第四句则是总结全文。
第二句“二与后人作标榜”,意思是说,这首诗的格律和韵脚为后世的诗人所推崇。这里的“后人”指的是后来的诗人,他们学习了这首诗的格律和韵脚,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创作标准。
第三句“凡圣悟迷皆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是圣人还是普通人,只要能够领悟到这首诗的真谛,他们的心境就会变得一样。这里的“凡圣”指的是世俗之人和圣人,“悟迷”是指领悟和迷惑。
第四句“若是丛林向上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领悟到这首诗的境界,那么他就能够在修行的道路上得到提升。这里的“丛林”是指佛教的寺院,“向上关”是指修行的最高境界。
最后一句“有人踏著喜无量”,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能够领悟到这首诗的境界,那么他就能够获得无尽的快乐。这里的“踏著”是指实践,“喜无量”是指快乐无比。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偈颂,共有四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据传是在王维隐居辋川时所作。这首诗通过对“山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修行境界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比圣人和凡人的心境,突出了修行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