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二月二,不坏假名谈大义。
众生役役趁光阴,道流所以为虚弃。
二月念九三月一,摩诃般若波罗蜜。
假使多闻达古今,历劫何曾异今日。

诗句释义

1 “三月初三二月二” - 这可能指的是农历的日期,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理解。

  1. “不坏假名谈大义” - 意指通过某种表面或虚假的名称来讨论或阐述深奥的道理或真理。
  2. “众生役役趁光阴” - 描述了众生(人类)忙碌奔波于日常生活之中,无暇顾及其他更深远的意义或目的。
  3. “道流所以为虚弃” - “道流”可能指修行者或宗教信徒,“虚弃”则意味着被忽视或放弃。
  4. “二月念九三月一” - 这里提到的“念九”可能是一种特定的纪念日或节日,而“二月”和“三月”则可能是具体的月份。
  5. “摩诃般若波罗蜜” - 这是佛教中的术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是佛教中最高的智慧和觉悟。
  6. “假使多闻达古今” - 假设拥有广泛知识的人可以通达过去、现在和未来。
  7. “历劫何曾异今日” - 即使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今天的情况与任何时刻都是一样的,没有改变。

译文

春天的第三个月初二,二月二;
不是真名而是谈论大的义理。
众生忙忙碌碌追逐时间,
修行者却把空谈当作放弃。
二月念九三月一,
摩诃般若波罗蜜。
即使有广泛知识也达古今,
经历无数轮回也未曾改变今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众生”和“道流”的行为与态度来强调修行的重要性。它指出,尽管众生忙于日常事务,追求短暂的快乐,而修行者却在寻找更深层次的意义。这种对比强调了修行者对真理的追求与世俗生活的不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佛教教义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即真正的智慧和觉悟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过去和未来的改变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