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届书云,阴极阳升。
冰河发焰,枯木抽英。
惟有拄杖子,依旧黑轮皴。
不迁不变,无辱无荣。
笑杀当年面壁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理解其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判断。

【注释】

节届书云:到了节令,写在书信中说,阴极阳升:阴气极盛之时,阳气上升了。

冰河发焰:冰封的河面突然燃烧起火焰。

枯木抽英:枯干的树木上抽出嫩芽。

拄杖子:拄着拐棍的老人。

黑轮皴:指太阳的赤色圆脸。

不迁不变:没有迁移更替。

无辱无荣:既不受侮辱也不受人尊崇。

笑杀当年面壁人:当年那些面壁修行的人,如今看到这番景象,一定会笑掉大牙。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了节候,“阴极阳升”暗含了时局的变化,暗示了诗人要有所行动;次句是比喻,以冬尽春来喻时局变化,以“冰河”“枯木”喻当时政治形势;第三句进一步写时势,以“杖子”比喻自己,指出自己依然像当年那样无所作为。最后两句用典,以佛门高僧达摩面壁而坐为引,讥讽那些面壁修道之人,现在面对现实,却仍然如当年的面壁者一样无动于衷。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时事,实际上是借写时事来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志向,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情绪以及他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沉郁顿挫,寓意深刻。

【答案】

示例1:“阴极阳升”是说阴气极盛的时候,天气就转暖变晴,阳气上升,万物复苏。这里暗含了时局的变化,预示了作者要有所行动。

示例2:这是比喻,以冬天结束春天到来比喻时局的变化,以“冰河”“枯木”比喻当时的政治形势。其中“冰河”“枯木”都是自然物象,但它们在这里被赋予了人的特性,成为作者抒发感情的对象。

示例3:以“杖子”比喻自己,说明作者仍然像当年一样无所作为。

示例4:最后两句用典,以佛门高僧达摩面壁而坐为引,讥讽那些面壁修道之人,现在面对现实的他们,却仍然如当年的面壁者一样无动于衷。

译文:

写信告诉你们,阴极阳升。冰河发火,枯树发芽。只有拄着拐杖的老者,依旧黑面盘坐在地。没有变迁也没有改变,受到的羞辱和尊荣都没有得到。笑死那当年面壁修行的人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