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有四门,门门通大道。
玉泉有四路,路路透长安。
门门通大道,毕竟谁亲到。
路路透长安,分明进步看。
岁晚未归客,西凤门外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偈二首》中的第二首。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后移居浙江绍兴,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赵蕃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深受后世喜爱。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及其注释:

门门通大道,玉泉有四路,路路透长安。    

释义: 诗的第一句表达了“四门”即四个城门都通向大道的景象,暗示着四面八方的道路都通向同一个目的地——长安。第二句描绘了玉泉(可能是一个地名)有四条道路直通长安。这里的“四路”指的是通向长安的四条主要道路,而“透长安”则形容这四条道路非常通畅,可以快速达到终点。

门门通大道,毕竟谁亲到。    

释义: 第三句表达了尽管四门都是通向长安的道路,但最终到达长安的却是一个具体的人。这里的“到底”表示最终,“亲到”表示亲自到达。这句话暗示着虽然有很多途径可以通往长安,但只有一个人能够真正到达那里。

路路透长安,分明进步看。    

释义: 第四句继续表达了通过这四条道路可以直达长安,而且每一步都像是在进步,因为每一步都在向长安迈进。这里的“进步”比喻为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

岁晚未归客,西凤门外寒。    

释义: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自己作为一个游子在岁月将尽之际还未返回家乡的心情,以及他站在西凤门外感受到的寒冷之感。这里的“岁晚”指的是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未归客”指的是尚未回到家乡的旅人。“西风”通常代表秋天或寒冷,所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在外、未能回家的哀怨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四门与四路的描述,展现了一条通向长安的道路,而这条道路最终指向的是一个具体的个人。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目标追求的思考。同时,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作为一个游子的感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