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风篁岭下梅,疏枝冷蕊未全开。
繁英待得浑如雪,霜晓无人我独来。
探梅
向风篁岭下问讯梅花,稀疏的枝条上冷白的梅花尚未完全开放。繁茂的花蕊像雪花一样洁白,到了早晨霜降时分,没有其他人只有我一个人来观赏。
注释:
- 风篁岭:即风篁岭,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因山势如篁竹而得名。
- 问讯:询问,打听。
- 疏枝:指树枝稀疏。
- 冷蕊:指未开放的梅花,比喻梅花的纯洁。
- 繁英:指花蕾或花朵茂盛。
- 雪:形容花蕊洁白如雪。
- 霜晓:霜降的清晨,天还没亮的时候。
- 我独来:我独自前来。
问讯风篁岭下梅,疏枝冷蕊未全开。
繁英待得浑如雪,霜晓无人我独来。
探梅
向风篁岭下问讯梅花,稀疏的枝条上冷白的梅花尚未完全开放。繁茂的花蕊像雪花一样洁白,到了早晨霜降时分,没有其他人只有我一个人来观赏。
注释:
诗句释义与分析 赏析黄鹤山顶云与白龙潭上雨之诗 1. 诗句原文 但看黄鹤山顶云,化作白龙潭上雨。 2. 注释与解释 - 黄鹤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 黄鹤山顶:即黄鹤山上的龙池,是黄鹤山的一部分。 - 云化作白龙潭上雨:传说在黄鹤山顶的云朵会化作白龙潭上的雨滴。 3. 诗歌背景 - 黄鹤山因其形似张翼左右,如母顾子,亦名母顾山。 4. 赏析 -
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六言 其七 江城秋至几日,风物斗觉凄凉。 邻女机丝何有,夜闻促织悲伤。 注释: - 江城:指作者所在的城市,秋天到来已有几天了。 - 风物:自然景物。 - 斗:非常,极其。 - 凄凉:冷落、萧条的感觉。 - 何有:没有。 - 夜闻促织:晚上听到蟋蟀的叫声。促织即蟋蟀,古人常用以表达哀愁之情。 - 悲伤:感到悲伤。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本题要求赏析诗句,注意要结合全诗的内容,从内容和形式上作答,分析其表达效果。“柱础争流馀润”意思是:石柱下的流水争着向屋檐下滴落。“定有盲风怪雨”,意思是:一定会有狂风暴雨。“晓来已听鼍龙”意思是:拂晓时分,我听到了鼍龙的鸣叫。“油云忽改山容”意思是:浓密的云层突然改变了山的颜色。“盲风怪雨”是借喻,形容夏夜的风雨来得迅猛猛烈。“鼍龙”指的是雷
注释:在禅理修行后,偶尔登上绝顶的山峰,坐在石头上聊以解闷。 眼界漫然分界线,谁知大道无边无际。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领悟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登高望远,领悟到了人生的大道理。 首句“禅馀偶登绝巘”,描绘了诗人在禅理修行后,偶尔登上绝顶的山峰。这里的“禅”指的是佛教的禅宗,是一种修行的方式,而“余”则表示剩余、闲暇的状态。诗人在完成一定的修行之后,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提升
【注释】 处士:隐居不仕的人。陈迹:旧迹,遗迹。断碑:残损的石碑。 婉约:柔美含蓄。秀句:优美的诗句。骚人:指屈原,战国时楚国诗人,以作《离骚》著称于世。万古:永远。传香:流传久远。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闻复湖上秋日景色的描写和赞美。 首联“处士尚余陈迹,断碑横卧林塘”,写景抒情,先点明地点和环境。“尚余陈迹”表明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些事情,留下了一些痕迹。“断碑横卧”则说明这些陈迹已不复存在了
译文: 人到晚年身体衰弱,背绳追曲周容。 嗟叹你时来势利小人,故能嘲笑嘲弄龟龙。 注释: 次韵:这是一首七言诗的次句,与原诗的首句相呼应,即用原诗的句子进行押韵。 闻复湖上秋日六言:这是一首六言诗,每句六个字,共三联。 其一云:“人物年来衰谢,背绳追曲周容。”意思是说,人们年老体衰,背离了正直的原则,追求世俗的享乐。 其二云:“嗟尔得时蝘蜓,故能嘲哂龟龙。”意思是说,你们这些人得到富贵的机会
【注释】 次韵闻复湖上秋日六言 其九:此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所作。首句“凉月娟娟清媚”,用“凉月”喻人,以美人比月亮,既写出了月色之美,又写出了人的娇媚。次句“舒光巧入帘栊”,写月光从帘栊间透进来,照在屋内的壁上和窗棂上,形成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三句“万籁声同比竹”,万籁指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如风、鸟叫声等。第四句“细窥一一空中”,细看这些声音在空气中的分布和传播情况,如同观察竹枝上的蝉鸣一样清晰可见
【注释】狙公:指猎人。巧黠:聪明机智。迷暮四朝三:意谓狡猾的猎手在傍晚时,用箭射向四个方向。老我身如枯木:比喻人到了老年像枯木一样。兀然不动:像岩石一样屹立不动。幽岩:山中幽暗的山洞。 诗的赏析:此诗为七绝,写诗人对秋日景色的感受和心情。首句“可怪狙公巧黠”,是说秋天里那些狡猾的猎人(狙公)在傍晚时分,把箭射在四个不同的方向。诗人用“可怪”二字,既形容了猎人的狡诈,又表现了自己的惊讶之情
【注释】陇头:古称山名,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是秦、晋分界的地方。陇首,即指此处。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清丽的月夜图景。前两句写天边云彩,后两句写水中波光。诗人以“约”、“催”二字,把风和角都拟人化了。这两句是写明月初上时,云彩被风吹动,从陇头向西北方向移动,而那高挂天空中的月亮也仿佛在催促云层快些归去。第三句写明月在湖面上映出明亮的光来。第四句写月光照射在湖面上,使湖水波光粼粼。
注释:浩瀚的霜气刮动天地,温泉和火井都没有了生气。 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浩瀚”是形容霜风之大,“刮”字写出了其强劲有力之势,“天地”两词写出了其范围之广,“无生意”三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其气势之盛,将自然景观描写得生动传神。后两句抒情,诗人面对如此景象不禁感叹:温泉和火井都没有了生气。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忧虑之情
下面是诗句、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诗句 西风夜半卷庭槐,卧听邻翁晓圃开。 稚子相呼入林去,应知病果落莓苔。 译文 西风吹过庭院中摇曳的槐树,我躺在床听着邻居老人早晨在园中劳作的声音。 小孩子相互呼唤着跑进树林,应该知道那些生病的果实已经掉落在了莓苔上。 注释 西风:秋风。 夜半:深夜时分。 卷:吹起,掀起的意思。 庭槐:庭院中的槐树。 卧:躺着。 卧听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注意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答。 (1) “欲跨高楼旷远情,无端秋雨苦冥冥”:想要跨越高楼眺望远方的情感,却突然遭遇了连绵不断的秋雨,天气阴沉而沉闷。 (2) “峥嵘日脚漏云处,瞥见遥山一抹青”:日脚高悬,透过云层缝隙露出一丝光芒
【注释】 双鹭:一前一后,成对的鸟。 寒汀:秋水落于岸边,显得清冽如霜。 玉镜:清澈如同美玉做成的镜子。 疏:稀疏。 蓼黄芦:芦苇丛中黄色的芦花。 宜:应该,适宜。 掩映:互相映衬,衬托。 沙边:水中的沙滩上。 危立:直立着。 太分明:非常清晰。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西湖赏景,偶见两只白鹭栖息于湖边长满芦苇的沙洲上,便即兴挥笔,写下了这首咏物小诗。 首句“飞来双鹭落寒汀”
岁寒亭 草枯蓬断正纷纷,翠干排檐不改阴。 自是孤根难挫抑,骄霜傲雪本无心。 注释:岁寒亭:诗人为亭子起的名,表现了诗人的志向和情感。草枯蓬断:形容草枯萎、蓬断,比喻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翠干:指青竹。排檐:指覆盖在亭子上的瓦片。自是:自然。孤根: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品格,即诗人的志向和情感。骄霜傲雪:形容不怕严寒、傲视风雪,比喻不屈服于艰苦的环境。本无心:本来无意。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湖水苍茫:形容湖面广阔,水色苍茫。 四接天:四周与天空相接。 短篷孤榜:短小的船篷和单薄的船帆。 数回旋:几回旋转。 想君(xiang jun):想象着你。 东海东头:指东海之滨,即今山东半岛南端的荣成县海港。 犹在汀(ting)洲:还在海边的小沙洲。 白鸟边:白色的鸟旁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海上送别朋友元规时所作,写景抒情,意境开阔。开头两句描写眼前景色,“湖水苍茫”
与元规话别 其二 雷岫庵南千种梅,含芳准拟为君开。 冷香秀色谁为主,趁取花时更一来。 注释:位于雷岫庵的南方有数千株梅花,它们含苞待放,似乎已经准备好为了您而绽放。这些梅花散发出的香气和美丽的景色,不知该由谁来占据主导地位?趁着这个花期,我决定再次来访。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雷岫庵南千种梅的景象,以及梅花的冷香秀色,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