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吐奇云,倏忽千万丈。
援毫欲名貌,卷缩非一状。
飞仙或遨游,隐隐出其上。
惊飙忽吹灭,转盻惟清嶂。
山中胜事多,彼俗谁能亮。
【注释】
庐山杂兴 其十一:这是《庐山杂兴》中的第十一首诗。“庐山”,指庐山风景名胜区。“杂兴”,即游山时随意吟咏的诗作。高岩:指庐山的险峻山峰。奇云:指庐山云雾缭绕,形态奇异。倏忽:忽然之间。卷缩:指云雾在山腰盘旋回旋。飞仙:指仙人。遨游:游玩。隐隐:形容山峰隐现于云雾之中。出其上:从云雾中露出山头。惊飙:狂风。转盻(xiào):转眼之间。惟:只,仅。清嶂:指山势高峻的山岭,嶂是山岭的意思。彼俗:指世俗之人。谁能亮:谁能看得清楚。“亮”通“瞭”。
【赏析】
此诗描写了庐山云雾缭绕、山峰隐现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之美的赞叹之情。
首二句写庐山的高岩与奇云。“高岩吐奇云,倏忽千万丈。”高耸入云的山峰喷吐出千变万化、瞬息万变的云雾,其景象令人惊叹不已。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庐山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特点,展现了庐山的独特魅力。
第三四句写云雾缭绕中的山峰若隐若现的景象,以及风起时云雾被吹散的情景。“援毫欲名貌,卷缩非一状。”用笔挥毫试图描绘那云雾缭绕的山峰,但只能形容其一部分,无法将其全部形象展现。“卷缩”,指云雾在山腰盘旋回旋。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云雾缭绕山峰的复杂多变,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第五六句写风起时云雾被吹散的情景,以及山峰再次露出的景象。“飞仙或遨游,隐隐出其上。”或许有仙人正在遨游于云雾之中,时而隐约可见山顶之上。“转盻惟清嶂”,“转盻”,指目光所及之处;“惟”,只;“清嶂”,指山势高峻的山岭。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山峰再次露出的情景,展现了庐山的雄伟壮丽。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于庐山胜景的感慨。“山中胜事多,彼俗谁能亮。”“彼俗”指世俗之人,他们无法领略到庐山的美好风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之美的独特见解和独特感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类智慧与情感的独特思考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