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吹鸣高林,回塘冰已结。
牛羊卧茅屋,原野暗飞雪。
壮男臂雕弓,短后事田猎。
饥鹰一号呼,荒径洒毛血。
归来夸意气,邻舍呼饮啜。
明朝过南山,更欲穷窟穴。
寒炉然豆萁,光焰时起灭。
布被拥娇儿,从渠踏里裂。
老翁寝不寐,展转念鹅鸭。
篱落易穿窬,狐狸恐惊发。
【注释】
朔吹鸣高林:北方寒风吹动树林,发出呜咽声响。
回塘冰已结:回塘的冰已经结成了。
牛羊卧茅屋:牛和羊在茅草屋中休息。
原野暗飞雪:原野上的大雪纷纷扬扬。
壮男臂雕弓:健壮男子拉满弓箭准备射箭。
短后事田猎:年轻力壮的人去打猎。
饥鹰一号呼,荒径洒毛血:饥饿的鹰一声长啸,鲜血洒落荒野小径。
归来夸意气,邻舍呼饮啜(chuò):回来夸耀他们的英气,邻居们都来劝他们喝酒。
明朝过南山,更欲穷窟穴:明天我还要翻过南山,去寻找那些深洞。
寒炉然豆萁(qí):寒冷的炉子里燃着豆萁。
光焰时起灭:火光有时明亮,有时暗淡。
布被拥娇儿,从渠踏里裂:用粗布做成的被子裹着娇儿,任他踢踏破洞。
老翁寝不寐,展转念鹅鸭:老翁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地想鹅和鸭子。
篱落易穿窬(yú):篱笆容易让人钻空子。穿窬:小偷。
狐狸恐惊发:担心狐狸惊吓了他。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与友人黄子理唱和之作。诗前有题,后有序。“次韵”二字表明这是一首应和之作,而“宣德”则是当时人对北京的称呼。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宣德时的生活状况。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交代了人物的活动场所。
颔联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的景象。“牛羊卧茅屋”是写景,“原野暗飞雪”是叙事。这两句看似平常,却十分贴切,因为此时正是寒冬腊月,天气非常寒冷,牛羊只能蜷缩在屋里取暖。
颈联写诗人自己,也是在描写当时的生活状况:“壮男臂雕弓”,说明家中男子都是好武艺的,“短后事田猎”,说明家中男子都爱好打猎。“饥鹰一号呼,荒径洒毛血。”这句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狩猎图,使人仿佛看到一群饥饿的鹰在空中盘旋,寻找猎物的情景。
尾联写诗人回到家中后的感想,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归来夸意气,邻舍呼饮啜(chuò):回来夸耀他们的英气,邻居们都来劝他喝酒。”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回家后的得意洋洋之情。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明朝过南山,更欲穷窟穴。”明天我还要翻过南山,去寻找那些深洞。“寒炉然豆萁(qí),光焰时起灭。”“寒冷的炉子里燃着豆萁。”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严寒中的艰辛生活,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