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处不可观,可观非是妙。
杳杳无方所,冥冥无朕兆。
我观三十年,力尽不能透。
及其会心时,欣然惟一笑。
碧桃开晚花,黄鹂啭春昼。
大哉众妙门,老子亲传授。

赠观妙道士

妙处不可观,可观非是妙。

杳杳无方所,冥冥无朕兆。

我观三十年,力尽不能透。

及其会心时,欣然惟一笑。

碧桃开晚花,黄鹂啭春昼。

大哉众妙门,老子亲传授。

注释:

  1. 妙处不可观:指道的玄妙之处,不是肉眼可见的,也不是言语能形容的。
  2. 杳杳无方所:形容道的境界深远,没有明确的所在之处。
  3. 冥冥无朕兆:形容道的运行神秘莫测,没有迹象可循。
  4. 我观三十年:诗人经过三十年的观察和思考,对道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表面。
  5. 力尽不能透:诗人用尽了全力,但仍然无法理解道的深奥。
  6. 及:等到,到了。
  7. 会心时:诗人在某个时刻领悟了道的本质。
  8. 欣然惟一笑:诗人在领悟到道的本质后,感到非常高兴,只是微微一笑。
  9. 碧桃:一种红色的桃花,通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
  10. 黄鹂:一种黄色的小鸟,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11. 大哉众妙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种评价,认为道是宇宙间最伟大、最精妙的事物。
  12. 老子亲传授:老子亲自传授了道的学问给人们。
    赏析: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理解与感悟。诗人通过对道家哲学的深入探讨,揭示了道的本质与特性。首先,诗中提到“妙处不可观,可观非是妙”,表达了道家哲学的独特之处,即道的玄妙之处并非肉眼可见,也不是言语所能形容。这种玄妙之境,只能通过内心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其次,“杳杳无方所,冥冥无朕兆”进一步描绘了道的深邃与神秘,它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边界,也没有明显的迹象可供参考。这种玄妙之境,只能通过内心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最后,“碧桃开晚花,黄鹂啭春昼”则是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来象征道的美好与和谐。这些自然景物都是道家哲学中的重要元素。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理解与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