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溪上诸檀越,勇猛精进难比况。
年年岁岁入山来,总是如来亲眷属。
如来法身等虚空,随彼愿心而显发。
譬如月轮出霄汉,照耀一切众生前。
众生性水无有边,我此一月能普现。
水静而清现全体,月非取水而遽来。
水动而浊无定光,月非舍水而遽去。
水有清浊有动静,月无取舍无去来。
于无取舍去来中,不见清浊动静相。
既无清浊动静相,一一含摄无有馀。
我心佛心众生心,心佛众生本平等。
佛子当作如是观,即获世间诸利益。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主要讲述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和众生平等的思想。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 偈颂:弋阳溪上诸檀越,勇猛精进难比况。
-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弋阳溪边的所有修行者(檀越)都是非常勇猛、精进的。这里的“比况”是指与其他修行者的比较。
译文:弋阳溪边所有的修行者都非常勇敔,他们的修为和精神力量令人难以比拟。
注释:弋阳溪(Yiyang River),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上饶市境内。这里特指弋阳这个地方的修行者。檀越,原意为佛前的供养者,这里泛指信众或修行者。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弋阳溪边修行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强调了他们的勇猛精进精神。这是对他们的一种赞美,也是对他们行为的一种期望。
偈颂:年年岁岁入山来,总是如来亲眷属。
-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年都有修行者来到山上,他们都是如来佛的亲近眷属。
译文:每年都有修行者来山上,他们是如来佛的直接信徒。
注释:如来,佛陀的尊号,指释迦牟尼佛。亲眷属,直接的信徒或亲近的追随者。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修行者每年都会来到山上的情景,强调了他们对如来的虔诚信仰和亲近关系。这反映了佛教中修行者与佛陀之间深厚的联系。
偈颂:如来法身等虚空,随彼愿心而显发。
-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来的法身就像虚空一样无边无际,它会根据每个修行者的愿望而显现出来。
译文:如来的法身就像虚空一样无边无际,它会根据每个修行者的愿望而显现出来。
注释:如来,佛陀的尊号,指释迦牟尼佛。法身,指佛的本相或本质。虚空,佛教用语,指宇宙万物的本性。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如来法身的广大无边和无拘无束,以及它能够顺应每个修行者的意愿的能力。这也是佛教中修行者与佛陀之间沟通的一种象征。
偈颂:譬如月轮出霄汉,照耀一切众生前。
- 这句话的意思是月亮像从霄汉出来的轮子一样,照亮了所有众生的道路。
译文:月亮就像一轮从霄汉中升起的轮子,照亮了所有前行的众生。
注释:月轮,即满月或新月,古人常用来形容月亮的形状。霄汉,天空的意思。众生,泛指一切生命。
赏析:这句诗用月亮比喻佛法的光芒,指出佛法可以照亮众生的道路,帮助他们找到解脱的方向。这也是佛教中慈悲为怀的一种表现。
偈颂:众生性水无有边,我此一月能普现。
- 这句话的意思是众生的心如同无边的水面,而我这一月的教诲可以普照众生。
译文:众生的心就像无边的水面,而我这一月的教导可以广泛地传播给所有众生。
注释:性水,指众生的本性或心灵。无有边,无边无际。普现,广泛出现或普遍传播。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包容性,认为佛法可以触及到每一个生灵的心灵深处。这也是佛教慈悲为怀的表现之一。
偈颂:水静而清现全体,月非取水而遽去。
- 这句话的意思是水的静止状态清晰地展示了其全部,但月亮并不会因为取水而去而离开。
译文:水的静态清晰地展示了其整体形态,但月亮并不会因为没有取水就离开。
注释:静水,指平静的水。清现,清晰展示。遽去,突然离去。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水的静态和月亮的动态,强调了事物的恒久性和不变性。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因为一时的贪欲而失去更重要的东西。
偈颂:水动而浊无定光,月非舍水而遽去。
-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水流动时会变得浑浊,没有恒定的光芒。月亮也不会因为离开水而离开。
译文:当水的流动变得浑浊时,它失去了恒定的光芒;而月亮也不会因为离开水而离开。
注释:动水,指流动的水。浊,浑浊。无定光,失去了固定的光芒。舍水,离开水。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水流的变化和月亮的不移,强调了事物的恒久性和不变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拥有的事物。
偈颂:水有清浊有动静,月无取舍无去来。
- 这句话的意思是水既有清澈也有浑浊,既有动静也有静止;月既不选择也无需离开。
译文:水既有清澈又有浑浊的状态,既有静止也有运动;月既不进行选择也不离开。
注释:清水,指清澈透明的水。浊水,指浑浊不清的水。动水,指流动的水。静水,指静止不动的水。取舍,选择与放弃。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水的描写,强调了世间万物都有其两面性,既包括积极的一面也包括消极的一面。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认识到世间万物的无常性,不要过于执着于某一方。
偈颂:于无取舍去来中,不见清浊动静相。
-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不去追求取舍、去留的自由之中,看不到清晰的清浊和动静的差别。
译文:在不受取舍、去留的限制的自由之中,看不到清晰的清浊和动静的不同。
注释:于无取舍,不受取舍限制。去来,去留自由。不见,看不到。清浊,指清晰的和模糊的分别。动静,指动静变化。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自由与解脱的重要性。它告诉人们要摆脱世俗的束缚和纷扰,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这是通向觉悟和解脱的关键一步。
偈颂:既无清浊动静相,一一含摄无有馀。
- 这句话的意思是既然不存在清晰的清浊和动静的差别,那么一切都被包含在其中,不再有剩余的部分。
译文:既然不存在清晰的清浊和动静的差别,那么一切都已经被完全包含在其中,不再有任何剩余的部分。
注释:既无…相,既然不存在…的差别。一含摄,全部包含。无有馀,没有剩余的部分。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认识和领悟,即世间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看待世界和人生。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和宽容的心态,不要过于苛求自己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