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忆在庐山,随时寄瓶锡。
五百与一千,聚头同遣日。
猿攀影未回,鹤望情还失。
教他王老师,痴钝无处觅。

这首诗的翻译是:

思归引 其二

我常常怀念在庐山的生活,随时寄送我的锡瓶。

五百年与一千年,我都在寻找日出的地方。

猿猴攀爬的影子没有回来,仙鹤望着情感也失去了。

让王老师教他如何修行,痴钝的人到处都找不到。

注释:

  1. 思归引:一种道教修行方法,通过想象自己回到了家乡,以此来净化心灵。
  2. 常忆在庐山:回忆起在庐山的生活。
  3. 随时寄瓶锡:随时寄送锡瓶,可能是为了修行而准备的。
  4. 五百与一千:指时间的长度,五百年和一千年,这里用来表达对时间的长久思考。
  5. 聚头同遣日:共同寻找日出的地方,表示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
  6. 猿攀影未回:猿猴攀爬的影子没有回来,可能是指修行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性。
  7. 鹤望情还失:仙鹤望着情感也失去了,可能是因为修行过程中的孤独和失落感。
  8. 王老师:这里可能指的是王老师(道教修行者)或者王老师(道教学者)。
  9. 痴钝无处觅:痴钝的人到处都找不到,表达了对修行者的困惑和不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思归引的修行诗,通过对庐山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修行过程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的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象征手法,将庐山的生活比作修行的过程,通过描绘猿猴、仙鹤等动物的形象,传达出修行的艰辛和孤独。同时,诗中的关键词“王老师”也体现了对道教修行者的尊敬和崇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