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假合非虚妄,儱儱侗侗为二相。
东西南北不相知,留与衲僧作榜样。
【注释】
因仰山气毬颂:因仰山,即五祖弘忍。“气毬”为“风幡”的别称。“颂”即《心经》。此诗是一首颂赞五祖弘忍之偈。
四大假合非虚妄:佛教认为,人的身体是由四大(地、水、火、风)所组成,故说“四大”。假合,指由这四大合成的身体。虚妄,谓虚幻不实。
儱儱侗侗:形容无知的样子。二相:二相者,佛家语,指一切诸法的体与用,也即色、空二种。
东西南北不相知:比喻不知佛法的真实面目。
留与衲僧作榜样:衲,即僧服。“衲僧”,指禅宗僧人。
【赏析】:
这首诗是五祖弘忍为六祖惠能所作的颂词。它颂扬了五祖弘忍的禅学思想。
首句“四大假合非虚妄”,是讲五祖弘忍的佛学思想的。在佛学中,有所谓“四法印”(空印、无我印、般若印、缘起印)。其中,“无我印”讲的是佛性本自具足,无生无灭;“空印”讲的是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般若印”讲的是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缘起印”讲的是一切现象都是无常变化的。这四种“印”是修习佛法的四个关键。
第二句“儱儱侗侗为二相”,“儱儱侗侗”指无知的样子。在这里,诗人将五祖弘忍描绘成一个无知的人,说他不懂得佛法的真正意义。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五祖弘忍是一个大彻大悟的高僧,他深谙佛法,对禅宗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句“东西南北不相知”,是说五祖弘忍不知道佛法的真谛。在这里,诗人又进一步强调了五祖弘忍对于佛法的无知。然而,实际上五祖弘忍对佛法有着深刻的认识。
最后两句“留与衲僧作榜样”,是说五祖弘忍的佛法可以为禅宗僧人所学习和效仿。在这里,诗人将五祖弘忍塑造成了一个伟大的导师形象。
这首诗是一首颂赞五祖弘忍的偈子,通过对其无知的描绘,表达了对其伟大贡献的赞扬。同时,它也反映了禅宗僧人对佛法的理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