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轮曾未转,转必两头走。
明镜忽临台,当下分妍丑。
妍丑分兮迷云开,慈门何处生尘埃。
因思良马窥鞭影,千里追风唤得回。
唤得回,鸣指三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注释以及赏析:
第一句:机轮曾未转,转必两头走
注释:比喻世事变化无常,无论怎样努力,最终都可能导致失败或失去。
第二句:明镜忽临台,当下分妍丑
注释:明亮的镜子突然出现,能够分辨出世间的美丑和是非。这里用镜子作为比喻,表示公正无私地评判事物。
第三句:妍丑分兮迷云开
注释:美丑分明如同迷雾散去,让人看清真相。这里的“妍”指的是美好的事物,“丑”指的是丑陋的事物。
第四句:慈门何处生尘埃
注释:慈(慈悲)门象征着美好和善良的地方,不应该有灰尘和污垢。这里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第五句:因思良马窥鞭影,千里追风唤得回
注释:想起良马被鞭子抽打而奔跑的样子,它追逐着风,最终被呼唤回来。这里的“千里追风”暗指诗人追求理想和正义的执着。
第六句:唤得回,鸣指三下
注释:终于回来了。这里用“鸣指三下”来形象地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机轮、明镜等意象展示了世间万物的变化无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和现实的思考。诗人用良马追赶风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最后一句“唤得回,鸣指三下”,则是对这种精神的最高赞扬,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