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色才分烟气消,严风括地不相饶。
炉中幸有无烟炭,莫学丹霞把佛烧。
恩大不知何以报,寥寥千载古风清。
偈六十九首 其二十二
曙色才分烟气消,严风括地不相饶。
炉中幸有无烟炭,莫学丹霞把佛烧。
恩大不知何以报,寥寥千载古风清。
注释:
- 曙色:指清晨的阳光。才分:刚刚分出。烟气消:烟雾消散。严风:猛烈的风。括地:覆盖大地。不相饶:不放过。
- 炉中:这里指火炉里燃烧的木炭。无烟炭:没有烟的炭。学:效仿。丹霞:佛教术语,指的是红色的山石,这里借指佛教徒。佛烧:用佛教徒来比喻。
- 恩大:恩情很大。以:用来。报:报答。千载:一千年。古风清:古时风俗清明。
赏析:
这是一首讽喻诗,通过描述早晨的景致和对佛火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徒过度追求名利的不满和批评。
诗中“曙色才分烟气消”描绘了清晨的景象,烟雾逐渐消散,象征着世事的变迁和无常。而“严风括地不相饶”则表达了强烈的对比,严风无情地吹拂着大地,仿佛在指责那些佛教徒们过分执着于修行和名利。
“炉中幸有无烟炭”暗示了佛教徒们如同火炉中的木炭,虽然有燃烧的欲望,但却无法摆脱烟气的束缚。而“莫学丹霞把佛烧”则是直接的讽刺,提醒佛教徒不要被名利蒙蔽双眼,失去了修行的初衷。
最后一句“恩大不知何以报”,是对佛教徒们的质问,他们的恩情如此之大,究竟应该如何回报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徒过度追求名利、忘记了修行本质的批评。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徒们过于追求名利、忘记初心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无常、人生短暂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