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浩浩,谁是知音。
马祖堂中,盘山回首。
云门会里,明教翻身。
彼此一时,孰分优劣。
入廛不露迹,随处是家风。
浅种与深耕,秋冬收颗粒。
从他五湖衲子,端坐无疑。
日高一钵和罗饭,禅道是非都不知。
尘中辨主,闹里求人。
两手扶犁,钁头边事。
陋巷不骑金镫马,回来却著破襕衫。

偈六十九首 其二十八

丛林浩浩,谁是知音。

马祖堂中,盘山回首。

云门会里,明教翻身。

彼此一时,孰分优劣。

入廛不露迹,随处是家风。

浅种与深耕,秋冬收颗粒。

从他五湖衲子,端坐无疑。

日高一钵和罗饭,禅道是非都不知。

尘中辨主,闹里求人。

两手扶犁,钁头边事。

陋巷不骑金镫马,回来却著破襕衫。

注释:

  1. 丛林浩浩,谁是知音:形容丛林中的僧众众多,但真正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知己很少。
  2. 马祖堂中,盘山回首:指马祖禅师的修行之地,在这里盘山回望过去的历史。
  3. 云门会里,明教翻身:指云门宗的会众中有人明悟了佛法,实现了涅槃。
  4. 彼此一时,孰分优劣:指众生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大家都平等对待。
  5. 入廛不露迹,随处是家风:指出家人不显露自己的行踪,处处都是自己修行的环境。
  6. 浅种与深耕,秋冬收颗粒:比喻佛法的深浅不同,但最终都能得到收获。
  7. 从他五湖衲子,端坐无疑:指那些在五湖地区修行的僧人,他们端坐而坐,毫无疑惑。
  8. 日高一钵和罗饭,禅道是非都不知:形容禅师过着简朴的生活,对世间的是非观念都不关心。
  9. 尘中辨主,闹里求人:指在喧嚣的环境中寻找真理,在混乱中寻找智慧。
  10. 两手扶犁,钁头边事:形容农民在田间劳作,两手扶犁,头上顶着锄头。
  11. 陋巷不骑金镫马,回来却著破襕衫:指在贫穷的小路上不骑马,回来时穿着破旧的袈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体现了禅宗的无我境界。诗人通过对丛林、马祖堂、云门会等场所的描述,表达了众生平等、无我无私的观念。同时,也反映了禅宗对于世间纷扰的超脱态度,以及对真理的坚定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