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金上太行,贼眼尽惊慞。
不因遭毒手,谁肯夜烧香。
腰金上太行,贼眼尽惊慞。
不因遭毒手,谁肯夜烧香。
注释分析:
- “腰金”:此处可能指佩戴金饰,或象征着财富与地位。
- “上太行”:指的是登山越岭的行为,常用来形容克服困难的过程。
- “贼眼尽惊慞”:贼眼表示敌人的目光,慞是惊讶、恐惧的意思。整个句子表达了敌军看到这种情形时感到极度的惊慌和不安。
- “不因遭毒手”:没有遭受致命打击,意味着幸存下来。
- “谁肯夜烧香”:夜烧香是一种祈求平安的方式,这里的反问表达出一种讽刺意味,暗示如果不是因为受到严重威胁,谁会愿意去做这样的事。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幅古代战场的生动画卷。首句“腰金上太行”不仅描述了主人公身披金饰,勇敢地攀爬险峻的太行山,也象征着其身份和处境的危险与严峻。而敌人的“贼眼尽惊慞”则形象地传达了敌军对于这一景象的反应和内心的惊恐。
第二句“不因遭毒手”则揭示了人物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的原因——他/她并未遭遇致命的攻击。这不仅是对他/她的幸运的肯定,也是对其英勇行为的赞美。然而,第三句“谁肯夜烧香”却透露出一种讽刺和无奈。如果不是为了生存,谁会在深夜中祈祷呢?这里既体现了对人物处境的理解,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评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场景的生动描述,以及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腻刻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英雄气概又有悲剧色彩的角色形象。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了战争带来的残酷和危险,也引发了对和平与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