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风兮不是幡,入泥入水与人看。
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干。
注释
颂古:即咏物诗,咏物以抒情,咏人亦然。古代有咏物诗,但以咏人为主者则更为常见。其形式或为五言七言绝句,或为长篇律诗。此诗乃五言绝句,共十四句。“颂古”之名始于晋代诗人潘岳《金谷集序》,其中云:“余肇于微源,嗣于元孙……虽不能至,而志存焉。”后人因称此类之作为“颂”。
十七首: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所以是一首五言诗。
其十五:这是指第十七首,也就是本篇。
不是风兮不是幡:不是风啊,也不是旗帜。幡,即旗幡,古代用来指代旌旗、军旗一类的东西,这里指代旗幡。
入泥入水与人看:就像入了泥泞的水中,也像人们所见一样被人看。入泥入水,喻指不为人知;入人眼,喻指被人所见。
莫把是非来辨我:不要因为自己的是非去辨别别人的好坏。
浮生穿凿不相干:人生如浮萍之浮荡在江湖之上,穿凿,比喻固执拘泥,与世隔绝。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生活画面,通过对比和衬托,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社会大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首句“不是风兮不是幡”,表达了一个普通人对于名利、权势的态度。他既不追求功名利禄,也不追随世俗的潮流、随波逐流。他就像是一片普通的树叶,静静地漂浮在生活的水面上,既不会被风吹得四处飘散,也不会随水流向远方。这种态度既是一种超脱,也是一种无奈。
次句“入泥入水与人看”,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他虽然不求名不求利,但仍然不可避免地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就像一块石头,被投入泥土之中,又被投入水中,无论身处何方,都会被人看见。这种生活状态既有着无奈,也有着一种坚韧的精神。
第三句“莫把是非来辨我”,是对前两句的一个总结。他不想因为自己的是非而与他人争执,也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受到他人的评判。他只想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现实的接纳。
尾句“浮生穿凿不相干”,则将整首诗的思想推向了高潮。他认为生命就像一片浮萍,随风飘荡,时而沉没于水底,时而浮出水面。他不想为了生存而刻意改变自己,也不想为了追求名利而失去自我。他只想顺其自然地生活,与这个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进行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复杂。它告诉我们,无论是追求功名利禄,还是坚守自我,都是人生中的一种选择。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盲目地去跟随他人或者刻意地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