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凭者个荐严妻,借路经过般若池。
撒手那边无避处,大洋海里火星飞。
注释:只有凭借这个来推荐严妻,借路经过般若池。放手那边无处可退,大洋海里火星飞。
赏析:此诗通过描写严妻在般若池撒手自尽的情节,表达了诗人对严妻的深深怀念和无尽悲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轻视和压迫。
唯凭者个荐严妻,借路经过般若池。
撒手那边无避处,大洋海里火星飞。
注释:只有凭借这个来推荐严妻,借路经过般若池。放手那边无处可退,大洋海里火星飞。
赏析:此诗通过描写严妻在般若池撒手自尽的情节,表达了诗人对严妻的深深怀念和无尽悲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轻视和压迫。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绍昙的《画偈》,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 1. 信庵居士画月庵老衲月林顶相求赞 - "信庵居士"指的是作者自己,他是一位僧人。"画月庵老衲月林顶"则描述了一位名叫月林顶的老和尚。"相求赞"表明作者在为这幅画作作赞美之词。 2. 佛祖权衡,人天眼目。 - 在这里,“佛祖权衡”可能是指佛陀的智慧或法理,用来指导世间的众生
【译文】 临济和尚赞一喝当阳,寸丝不挂。 挠括丛林,至今话把。 【注释】 临济:即临济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的开山祖师。他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提倡“喝”和“棒”的禅法,反对坐静打坐,认为“一喝当阳,万籁俱寂”,强调“逢着便拈,逢着便提”。 一喝当阳:形容临济宗的禅法直截了当,毫不拐弯抹角。 挠括丛林:形容临济宗的禅法广泛流传于丛林之中,影响深远。 至今话把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雪峰真觉祖师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三到投子,九上洞山。 注释:雪峰真觉祖师三次来到投子山,九次登上洞山。 译文:雪峰真觉祖师三次来投子山,又九次登上洞山。 2. 鳌山成道,已是自瞒。 注释:在鳌山上修得道法,已经能够自我欺骗了。 译文:在鳌山上修得道法,已经能够自我欺骗了。 3. 阿呵呵,惹得虚名走世间。 注释:啊呵呵,因为追求虚无缥缈的名声而四处奔波。 译文
注释: 或处禅林,或居树下。 指和尚们居住的禅寺和在树荫下打坐的僧人。 或在僧房,或白衣舍。 指一些出家修行的人住在寺庙中,还有一些不穿袈裟的人住在僧舍里。 法惠写出如是观,单明张拙秀才话。 意思是法惠写出了如此的观察力,而单明则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语。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佛教徒的生活和修行方式的描绘。诗人通过观察不同地方的僧侣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佛教修行的理解
释义: 禅师不参禅,道士不学道,这样的村僧唱着喏。 错错,一段风光无处着落。 注释: 1. 禅人:禅宗僧人。 2. 师顶相求赞:这是一首赞美禅师头顶的颂诗,“师”指禅师,“顶”是头顶,“相”是形状、形象,“求赞”是赞美。 3. 错错:错落,错综。 4. 风光:自然景观。 赏析: 这首偈语通过描绘一个村僧的形象,表达了禅宗不追求外在的形式和形式上的学问的理念。诗中“禅不参”,即禅宗不参与世俗的学问
这首诗出自《全唐诗》,作者是李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自赞者村叟,能杰斗,踞胡床,一不守。 - 诗句解读:诗人自称为村中的老者,他有着非凡的才能和勇气,坐在一张胡床上,不受拘束。 注释:村叟 - 指乡村中年老的人。 - 译文:我自诩为村中的智者,拥有非凡的才华和勇气。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临机拶著火星飞,惊起须弥颠倒走。 -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所以考生要结合诗歌的主题、手法、情感等进行赏析。本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达磨祖师的金锡,银山铁壁的形象以及透过他玄关看到青天白日的景象来表现其超凡脱俗和高远的境界。 【答案】 译文: 达摩祖师手持金锡(即金杵),他的身边有白银堆积起来的山峰和像铁壁一样的坚城。 面对我的人,却还说不认识这位圣者。 从他那里透进玄妙的门户,看到的是青天白日。 注释: 达磨
【注释】 黄檗:指唐代著名禅僧黄檗运空。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禅宗认为“棒打门头,杀人活人”。棒打门头,意在使弟子悟道,但必须以慈悲之心对待;一掌一掌地拍击,则会使弟子感到疼痛。 【赏析】 此诗是禅宗大师黄檗赞颂一位高僧的偈语。首二句“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禅门的“棒法”(即棒打门头)。第三句“杀人能活人”,“杀人”是指用棒法来开悟对方,使之觉悟
【注释】 瞿:通“渠”,指代。 云:指佛教的僧人。 瞿昙:梵语,意译为瞿昙,是古印度的一个国王的名字,这里泛指僧侣,即和尚。 巴鼻:即“巴鼻”的谐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于佛教徒的一种调侃与讽刺,其内容主要是对那些出家人在世俗社会中到处游荡,四处乞讨的行为表示了不满。 第一句:“指天指地,无处回避。”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佛教徒到处游走,好像无所不知似的,让人无法避免他们的纠缠
【译文】 大雄宝殿前有座大山峰,我在这里独自坐着。 和尚宗通讲得也是头头是道。 老木桶里盛满了漆水,不落入无和有的中间。 【注释】 大雄:指大雄宝殿,又称大雄宝殿或大雄宝堂,佛教语中称释迦牟尼佛为“大雄”,故名,位于中国佛教寺院的大殿。 咄者老漆桶:咄(duō)者,形容声音高亢而长;老漆桶,比喻空无一物。 【赏析】 《百丈和尚赞》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以百丈禅师自比,表达了他淡泊名利
注释: 威音那畔绝安排,个里何曾有去来。 如是住而无所住,摩醯眼向顶门开。 译文: 威音那畔绝安排,个里何曾有去来。 如是住而无所住,摩醯眼向顶门开。 赏析: 这是一首禅宗公案诗,讲述的是禅师对禅宗公案的解读和体会。首句“威音那畔绝安排”,意思是说禅师在面对禅修的境界时,能够超然物外,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这里的“威音”是指禅宗的威仪和境界,“那畔绝安排”则是指这些境界并不是人为地刻意安排
唇上碧斑宾豹博,舌头当的帝都丁。 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注释: 唇上的斑点像美丽的豹,舌头的形状像首都的金字塔。 经常呼唤小玉没有事,只为了听那熟悉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咏物诗作品,通过赞美一种名为“香奁”的古代乐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首句“唇上碧斑宾豹博”,描绘了香奁琴身装饰精美的特点,其唇部有如美艳的豹皮般色彩斑斓的花纹
【注释】: 颂古十七首 其十六:颂,赞颂,赞美。古,指佛祖释迦牟尼。此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颂古十七首》中的第16首。“佛法王”,指佛教中的佛陀。“更无两样”意即没有两个不同的法门,强调佛法的普遍与平等。“一刀”,比喻禅宗的直指人心,顿悟见性的修行方法。“未为谛当”意即这样的修行方法还不算真正正确。 【赏析】: 此诗通过赞扬佛法的普遍和平等来表达作者对佛法的看法。他认为佛法没有两个不同的法门
和蒋御带荐閤中三偈 其三 威风凛凛实难栖,正是灵山受记时。 老倒月林无别说,非心非佛总非非。 注释: - 威风凛凛:形容气势威严,令人敬畏。 - 灵山受记时:比喻重要的时刻或时机。 - 老倒月林:指在佛教中,月林指的是修行者需要经历的苦难与磨炼。 - 非心非佛:表示既不属于佛也不属于心的超然状态。 - 总非非:表达一种超越一切、无法定义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释师观的作品
注释:山童,山野的童子。叉手当胸,双手交叉抱在胸前。高低普应,无论高低,都能应对自如。常在其中,始终处于其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童子的形象。他身手敏捷,善于处理各种问题。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挑战或困境,他都能够从容应对。这种自信和能力,使人们感到他的智慧和勇气。同时,这也是对生活的态度和精神的一种赞美
【注释】 1. 月上女:指月。女,指月亮。 2. 我今亦依如是住:我也要像月亮一样存在。 3. 明明今古不曾藏:古今分明,没有隐藏的地方。 4. 一点灵光常独露:一点灵光独自闪耀。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认为万物都在光明中存在,没有黑暗的地方。这种看法体现了佛教哲学中的“因果律”和“因缘法”,即一切事物都有其因果关系和联系,没有绝对孤立的存在。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