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得书才半月,漕闱旋与计偕初。
荐闻得第喜何似,纵不嗣音曾弗疏。
别院苦难应有助,大庭贾勇可无馀。
首呼名氏须相报,雁若慵来亟遣鱼。
【注释】
江:泛指江水。漕闱:漕试,是宋代科举考试之一,因考试地点在漕运的舟船中而得名。计偕:古代称同榜进士为”同官”、”同年”,故称科举考试中的录取者为”计偕”(同行)。首呼名氏:指科举考试时,对考生进行点名和考语。雁若慵来亟遣鱼:指如果考生有疑难问题或未尽之意,可以及时询问主考官。
【赏析】
陆游这首诗写的是他在参加科举考试中得中的消息。
开头两句说,他与友人陆韩两人在四明山(今浙江四明市一带)登科后,又都应了朝廷选拔举人入京应试的漕试,不久就同时被录用了。“江上得书才半月”,说明书信收到的时间并不很长,但消息来得却很令人兴奋。“漕闱旋与计偕初”,说明陆韩两位朋友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并都顺利通过初试,即将进入复试阶段。“荐闻得第喜何似”,意思是听到这样的喜讯,高兴的心情就像得到好消息一样。
接下来写收到推荐后,陆游如何急切地盼望着好消息的到来。“纵不嗣音曾弗疏”,“嗣音”即继续传来的消息,“弗疏”意为不疏漏,即决不会忘记这消息。这里的意思是说,虽然可能不会收到进一步的好消息,但他决不会忘记这次科举考试的结果。
下面写陆游自己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况。“别院苦难应有助”,是说由于陆游在外地考试,家中一定有许多困难,希望得到帮助。“大庭贾勇可无馀”,意思是说自己胸怀大志,勇气十足,不会有多余的顾虑和犹豫。“首呼名氏须相报,雁若慵来亟遣鱼”,意思是说一旦遇到疑难问题或未尽之意,可以及时向主考官提问,希望主考官像雁儿那样勤快地回答。这里的“雁若慵来亟遣鱼”,比喻非常殷勤地请教主考官。
这首诗写得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渴望考取功名的愿望和对科举制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