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搅微茫到物初,解衣盘礴便扶疏。
岁寒节节曾参透,不负刚明一寸虚。

【注释】

搜:搜寻,探索

微茫:模糊不清,隐约可见

解衣盘礴:放开衣服坐卧,形容畅饮大醉

扶疏:指竹子的茂盛、高爽

曾参(zēn):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字子羽,孔子弟子。以正直著称。

刚明:刚强明亮

寸虚:一寸宽的地方

【赏析】

墨竹,即墨竹图。此幅墨竹画,以淡墨勾勒出几株竹子,枝叶繁茂,苍翠欲滴,笔法简练,意境深远。整幅画面给人以静谧、清幽的感觉。

“搜搅微茫到物初”,意为在寻找探寻中,逐渐发现了万物的本源。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找到了墨竹的本质特征。

“解衣盘礴便扶疏”,意味着在畅饮大醉之后,诗人得以放开衣物,自由自在地欣赏墨竹之美。这里的“盘礴”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醉酒后的状态,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墨竹独特的审美追求。

“岁寒节节曾参透”,意味着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诗人对墨竹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里的“岁寒”一词,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人生的沧桑。而“节节曾参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墨竹独特韵味的深深领悟。

“不负刚明一寸虚”,则是诗人对于墨竹精神的赞美。他认为墨竹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喜爱的对象,是因为它拥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人们在面对困难时所需要的。因此,诗人认为墨竹应该被人们所珍视和传承。

这首诗通过对墨竹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文人对于艺术的深厚素养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