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船只合办清游,却载蛩声雨夜愁。
明日蓼花蘋叶上,不知辏得几分秋。
【解析】
题干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属于综合性考查题,难度较大。要求考生不仅识记诗作内容,还要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还要掌握诗歌体裁知识,最后进行赏析。解答此题要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注意题干的要求。本题中要特别注意“舟中酬竹岩”的出处,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宋代辛弃疾。
本词上片写舟中之景。首句写舟中人对游赏活动的愉快心情,但因舟中人愁思满怀,而使得美好的景色反添了几分愁苦。第二句写舟中之人听到蛩声后的心情,蛩声凄切,令人愁闷,更增加了雨夜的愁情。第三句写船到目的地后的情景:明天就要见到蓼花、蘋叶,不知道这些美丽的景物能衬托出多少秋天的气息。下片写舟中之乐。第四句写船中之乐。第五句写船中之乐。“不知”二字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明日”而来,与上文相照应,又引出下文的“秋”,与上文相呼应。“辏”通“簇”,聚集。“秋”指秋天的景色。
【答案】
舟中酬竹岩
官船只合办清游,却载蛩声雨夜愁。
明日蓼花蘋叶上,不知凑得几分秋。
赏析:
这首七绝写诗人在舟中欣赏美景,感受秋意,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上片写舟中之景。首句写舟中人对游赏活动的愉快心情,但因舟中人愁思满怀,而使得美好的景色反添了几分愁苦。第二句写舟中之人听到蛩声后的心情,蛩声凄切,令人愁闷,更增加了雨夜的愁情。第三句写船到目的地后的情景:明天就要见到蓼花、蘋叶,不知道这些美丽的景物能衬托出多少秋天的气息。下片写舟中之乐。第四句写船中之乐。第五句写船中之乐。“不知”二字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明日”而来,与上文相照应,又引出下文的“秋”,与上文相呼应。“辏”通“簇”,聚集。“秋”指秋天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