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枝换骨胜刀圭,脸晕娇风满旧蹊。
有问春工在谁手,避秦人在武陵溪。
诗句原文:
接枝换骨胜刀圭,脸晕娇风满旧蹊。
有问春工在谁手,避秦人在武陵溪。
注释解释:
- 接枝换骨胜刀圭:比喻技艺高超,胜过使用刀斧的匠人,此处形容桃花的美丽胜过了刀斧雕刻的痕迹。
- 脸晕娇风满旧蹊:形容桃花盛开时,花瓣随风飘落,落在旧路上,仿佛给旧路增添了几分娇美的气息。
- 有问春工在谁手:指询问春天的巧手是谁,暗示着春天的创造和造化之力。
- 避秦人在武陵溪:暗喻诗人或作者像避世的隐者一样,生活在远离喧嚣的武陵溪边。
译文:
在三锡堂下,桃树的新枝与老枝相连接,如同刀斧难以分割,美丽得让人惊叹。花瓣随风飘洒,仿佛带着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旧路上,为这寂静的小路增添了一抹生动。人们纷纷询问,这如此美丽的桃花究竟是出自哪位大师之手?答案隐藏在武陵溪边,一个如隐士般避开红尘纷扰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桃花为载体,通过描绘桃花的自然之美,隐喻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态度。桃花的“接枝换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脸晕娇风满旧蹊”则生动地捕捉到了春天的气息,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最后一句“避秦人在武陵溪”不仅揭示了桃花的来源,也寓意了诗人追求自由、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典型的宋词风格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