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草木之擅场,政和御焙登俊良。
双龙小凤取巧制,断璧零圭夸袭藏。
晴窗团玉手自碾,旋熁铁坏玄兔盏。
瓦瓶只候蚯蚓泣,不复浪惊浮俗眼。
卯金之子我所识,户外青藜扶太一。
十袭携来访赏音,清白犹能胜黄白。
君家阿伶两眼花,以德颂酒不颂茶。
遂令手阅三百片,风味尽在山人家。
潮从委羽山前涨,少得清涟入瓶盎。
瓢瀹天浆睡足时,香演丝纶九天上。

【注释】

吁嗟:感叹。擅场:独领风骚。政和御焙:宋徽宗时,在京师设置“大茶局”,以官焙名品茶叶,分赐大臣,称“大茶”。登俊良:指制茶技艺出众。双龙小凤:指茶饼上的图案,如双龙戏珠、小凤呈祥等。取巧制:指巧妙的制茶技艺。断璧零圭:指茶饼上刻有“玉”、“宝”等字,形容精美绝伦。夸袭藏:夸耀收藏。晴窗团玉:指用晴窗(晴天)团成洁白如玉的茶饼。手自碾:自己动手碾碎成粉末。旋熁铁坏:用火炉或铜壶将粉末炒热。玄兔盏:黑色的茶盏,因形似传说中的月宫里的玉兔而得名。瓦瓶:陶瓷器物。候:等候。蚯蚓泣:比喻茶水清澈如泪。浪惊浮俗眼:使那些浮华世俗之人为之惊讶。卯金之子:指你(诗人)。卯金刀(古代的一种刀),子代指人。户外青藜:指门外的苍松翠柏。太一:指太阳。

【赏析】

此词为作者对友人家新茶的赞美。

开头两句,写茶之好:“吁嗟草木之擅场,政和御焙登俊良。”赞叹大自然万物中,茶独占鳌头,是当之无愧的好茶。“政和”“御焙”都是宋代徽宗皇帝时期的事。“擅场”,是说茶好。“登俊良”,意思是说茶的制法非常精妙,达到了出类拔萃的地步。

又写茶之妙:“双龙小凤取巧制,断璧零圭夸袭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种好茶上面雕着双龙戏珠、小凤呈祥之类的图案,下面压着“玉”“宝”等字样。它精巧绝伦,美轮美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夸袭藏”,即夸耀收藏。

“晴窗团玉手自碾,旋熁铁坏玄兔盏”,这两句意思是说,这种好茶要用晴窗团成白而细嫩的茶饼,然后自己碾碎成粉。再用火炉或铜壶将粉末炒热,最后放入黑色的茶盏中沏泡。

“瓦瓶只候蚯蚓泣,不复浪惊浮俗眼。”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种好茶要用瓦瓶贮存,待到春天,当天气转暖时,蚯蚓才会出来活动。这样,那些浮华世俗之人就不敢再随便来喝这种茶了。

“卯金之子我所识,户外青藜扶太一。”“卯金之子”,是说你是“卯金刀”(即宝剑)所生的人,也就是英雄豪杰。“室外青藜”,是说窗外有苍松翠柏,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太一”,是说天体运行的规律。

词人说:“十袭携来访赏音,清白犹能胜黄白。君家阿伶两眼花,以德颂酒不颂茶。”这里说的是他的朋友家中有十斤好茶叶,他带了礼物去探望朋友。他的朋友看到这十斤好茶后,十分高兴,连声称赞他的为人,说他像一位清白的君子,比黄金还要可贵。他还说朋友家中有一个名叫阿伶的人,是个很有才艺的女子,可惜她的眼睛不好,所以无法看清琴谱。但是,这位男子仍然用高尚的品德来歌颂酒,而不是用这种低级的饮料来歌颂茶。

最后两句:“遂令手阅三百片,风味尽在山人家。”意思是说,于是他便亲自挑选了三百张茶叶样品仔细地观看。这些茶叶的风味都出自那山中的人家。这里的“山人家”指的是产茶的地方。

【译文】

我叹息草木中只有茶最出众,当年徽宗御制的茶被选送皇宫。茶饼上雕刻着双龙小凤图案,还有断璧零圭让人夸赞。晴天时我亲手碾碎制成粉末,然后用火炉或铜壶将粉末炒热。黑色的茶盏用来沏茶最好不过,瓦瓶里存着茶待到春风拂过,不再让那些浮华世俗之人来喝。

午时(中午)太阳照耀下青松翠柏挺拔高耸,门外苍松翠柏象征着坚韧的精神。你(诗人)就像宝剑一样英勇豪迈,门外苍松翠柏代表着坚贞的意志。我带着十斤好茶叶前来拜访你,请你品尝一下清纯的茶香,你的人品胜过黄金还珍贵。朋友家中有个叫阿伶的女子,因为眼睛不好不能欣赏琴曲,但是她仍用高尚的品德来表达对酒的喜爱。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主人热情款待客人的场景。

第一句“吁嗟草木之擅场,政和御焙登俊良”,感叹自然界中只有茶最为突出,这是对茶的极高赞誉。“政和御焙”指的是北宋徽宗时的御茶园,当时由朝廷专门管理。“擅场”一词,在这里表示突出、领先的意思。

第二句“双龙小凤取巧制,断璧零圭夸袭藏”,继续赞扬茶的品质与制作工艺。“双龙小凤”指的是茶饼上有精美的图案,“断璧零圭”则表示这些茶饼质地优良,价值非凡。“夸袭藏”意为炫耀收藏。

第三句“晴窗团玉手自碾,旋熁铁坏玄兔盏”,描绘了冲泡茶叶的过程。“团玉”意味着茶饼如同白玉般细腻光滑,“碾”则是将茶饼捣碎成粉末。“旋熁铁坏玄兔盏”则是指将粉末倒入黑色茶盏中,然后用火炉或铜壶将其炒热,以便更好地释放出茶叶的香气。

第四句“瓦瓶只候蚯蚓泣,不复浪惊浮俗眼”,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茶叶的独特之处。“瓦瓶”是指用来保存茶叶的容器,“候”意为等待。“蚯蚓泣”则形容茶水的清澈如泪,没有任何杂质。“不复浪惊浮俗眼”则表示这种茶叶的品质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眼光,不会被轻易地认为低劣或者普通。

第五句“卯金之子我所识,户外青藜扶太一”,再次提及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卯金之子”是古代对贵族子弟的一种尊称,“所识”则表明他对主人的了解。“户外青藜”是借指室外的自然环境,“扶太一”则是借用古代天文学中的术语,表示天空的秩序和规律。

第六句“十袭携来访赏音,清白犹能胜黄白”,描述了诗人带着十斤茶叶前来拜访的情景。“十袭”是数量的夸张,表示茶叶的数量众多。“来访赏音”则是表达了对主人的敬意和赞赏之情。“清白犹能胜黄白”则是指这些茶叶的品质超过了黄金白银的价值。

第七句“君家阿伶两眼花,以德颂酒不颂茶”,是诗人对朋友家的评论。“君家”指的是朋友的家,“阿伶”则是朋友家中的一名女子。“两眼花”是说她虽然容貌美丽,但视力不佳。“以德颂酒不颂茶”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观点的看法,他认为应该更加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不是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

第八句“遂令手阅三百片,风味尽在山人家”,则是诗人对于茶叶本身的评价和感受。“手阅三百片”是指亲自挑选茶叶并进行仔细观察,以了解其真正的品质和风味。“风味尽在山人家”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茶叶产地的向往和敬仰之情。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这种茶叶的魅力所在,从而共同品味其独特的韵味和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