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得向,二不得背。
丝毫及不尽,古镜生瑕颣。
拈起铁蒺藜,一时俱击碎。
从教大地黑漫漫,它家自有通人会。

【注释】

一、不:通“否”,否定。二、不得:即“不可”。三、铁蒺藜:一种草,可刺人。四、黑漫漫:指黑暗。通“茫茫”。五、通人会:有见识的人会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佛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佛的崇敬之情和对佛法的虔诚信仰,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佛教的迷信和盲目崇拜。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诗句的结构来看,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每一句都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其次,从诗句的内容上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佛像的形象描述,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崇敬之情。再次,从语言的风格上看,这首诗采用了朴素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既符合诗歌的节奏感,又能够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最后,从整首诗的艺术效果来看,这首诗既有严谨的格律,又有流畅的韵律,充分展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一不向(不朝向)

二不可背(不可背离)

一点一滴也不尽(无穷无尽)

古镜生瑕颣(镜子上生出斑点)

一捻起铁蒺藜(一捏起铁蒺藜)

一时俱击碎(同时被打破)

任凭大地黑暗漫漫(不管大地如何黑暗)

它家自有通人会(他家自有懂得道理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