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目瞠瞠视碧霄,生吞佛祖气雄豪。
石潭谁得知深浅,尽日金风鼓怒涛。

注释:

  1. 两目瞠瞠视碧霄:形容眼睛睁得很大,目光直视天空。瞠瞠,睁大眼睛的样子。碧霄,天空。
  2. 生吞佛祖气雄豪:形容气势磅礴,威猛无比。佛祖,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3. 石潭谁得知深浅:比喻难以理解或把握的深奥道理。石潭,指深邃的石头池塘。
  4. 尽日金风鼓怒涛:形容风力强劲,波涛汹涌。金风,秋天的风。怒涛,猛烈的波浪。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两目瞠瞠视碧霄”,以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他瞪大眼睛,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蓝天,似乎要将整个天空都收入眼底。这种描述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蓝天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次句“生吞佛祖气雄豪”,则更进一步,将自然景象与佛教文化相结合。佛祖,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尊称,他的气势磅礴,威武雄壮,仿佛能吞噬一切。诗人用这一形象化的比喻,表达了对佛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第三句“石潭谁得知深浅”,则转向了对自然规律的探索。这里的“石潭”象征着深邃的道理,而“知深浅”则暗示了对这些道理的理解和把握。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渴望。
    最后一句“尽日金风鼓怒涛”,则再次回归到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里的“金风”指的是秋天的风,它带来了凉爽的气息,同时也带来了猛烈的波浪。诗人用这一形象化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