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倒慈明为指迷,钓丝绞水出群机。
时人贪看芦花白,不见沙鸥隔岸飞。
【注释】老:指年老。慈明:佛寺名,在今浙江慈溪。钓丝:喻指佛法。群机:指一切众生之机。
时人贪看,只看到芦花白而不见沙鸥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即佛教中的一种宗教文学形式。偈颂是梵语“伽陀”的音译,意译为“颂赞”,是一种以偶句形式表现佛理的诗歌。
此诗以“老倒慈明为指迷,钓丝绞水出群机”起兴。“钓丝”比喻佛法,“群机”指众生成的烦恼。诗人认为,人们往往被眼前的美景所迷惑,而忽略了佛法的真谛。这就像钓鱼时,只有钓到鱼才能证明钓鱼的技巧,而不钓鱼则无法证明其技巧。同样的道理,只有通过修行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而不修行则无法真正理解佛法。这种观点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修行的重视。
“时人贪看芦花白,不见沙鸥隔岸飞”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佛法修行的重要性。这里用“芦花白”和“沙鸥飞”两个形象来比喻佛法与世间万物的关系。芦花虽然美丽,但终究会凋零;而沙鸥却在岸边自由飞翔,不受束缚。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世间万物的关注和对于佛法修行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关注身边的事物,从中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