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浓天晓弗梳头,洗面无汤也即休。
大底还他肌骨好,不搽红粉也风流。
《颂古十一首 其五》是宋代僧人释普济创作的一组偈颂。释普济,号密庵,俗姓郑,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出家后遍参知识,于乾道三年(1167年)出世衢州乌巨山乾明禅院,次迁大中祥符寺、蒋山太平兴国寺、常州褒忠显报华藏寺。此诗通过描绘一位睡意正浓、不愿梳洗的老者形象,展现了这位老者不施脂粉却自有风韵的风采。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睡浓天晓弗梳头”:描述的是天色渐亮时,这位老者仍然沉睡未醒的情景。这里的“睡浓”表达了老人酣睡的程度,而“天晓”则指天亮之时。“弗”在此处表示否定,意为“不”。整个句子传达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突显出老者悠哉游哉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 “洗面无汤也即休”:这里描绘了老人早晨醒来后,无需洗漱就休息的场景。“无汤”指的是没有洗脸的水,可能是因为水已用尽或者不需要清洁。这个细节进一步强调了老者的自在与随和。
- “大底还他肌骨好”:表达了诗人对于老人肌肤健康、骨骼强健的赞叹。这里的“大底”是对“当然”或“无疑”的强调,表明诗人对此深信不疑。“肌骨好”则直接点出了老人身体状态良好,无需修饰。
- “不搽红粉也风流”:尽管老人无需涂抹胭脂粉黛来装饰自己,但他依旧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这里的“风流”一词常用来形容人的风度翩翩,富有魅力。整句诗赞美了老人即便不施脂粉,依然能保持一种自然、健康的美。
- “示疾毗耶问讯疏”:可能是指释普济在疾病期间所写的一篇书信或问候之词。这里的“示疾”意味着向众人宣布自己的健康状况。“毗耶”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场所,而“问讯疏”则是佛教仪式中使用的一种文书,用于表达敬意和询问。
《颂古十一首 其五》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一个从容自如、不受尘世束缚的老人形象。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老年人生活方式的赞美,也反映了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