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遮剑阁三千里,水隔瞿塘十二峰。
抖擞屎肠都说了,莫教错过瓮为钟。

云遮剑阁三千里,水隔瞿塘十二峰。

抖擞屎肠都说了,莫教错过瓮为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惟政的作品《送僧偈》,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僧人的修行生活,表达了对人生、修行和超脱世俗的深刻理解。诗中的意象如烟水浮杯渡、云山只履行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然的画面,使人感受到远离尘世的宁静与自由。

在诗句“云遮剑阁三千里”中,“剑阁”是指位于四川省剑阁县的剑门关,以其险峻著称。这里的山峰被云雾遮挡,宛如仙境,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这种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寓意着人生的艰难和未知。同时,“云遮”还可能象征着心灵的遮蔽或精神的追求。

“水隔瞿塘十二峰”中的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这里群山环绕,水流湍急,形成了一道壮观的自然屏障。这里的山峰隔断了人与外界的联系,象征着修行者在修行道路上需要独立自主,不被外界纷扰所干扰。

“抖擞屎肠都说了”,这句话中的“屎肠”是一种比喻,意指那些琐碎、繁杂的念头和杂念。在这里,它被用来警示修行者要抛弃这些杂念。只有真正放下杂念,才能心无旁骛地修习佛法,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净化和提升。

“莫教错过瓮为钟”中的“瓮为钟”指的是一个古老的铜质水罐,常用于寺庙中作为净水用具。这里的“错过”意味着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错过宝贵的修行机会。通过这个故事,诗人鼓励人们珍惜每一次修行的机会,不要因为小事而忽略了修行的重要性。

释惟政的《送僧偈》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修行理念的诗歌,更是一部富含哲理和深意的作品。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思考,诗人传达出对人生、修行和超脱世俗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值得我们欣赏和品味,更应该深入思考其背后蕴含的意义,以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