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弦别曲,叶落知秋。
禾山打鼓,雪峰辊毬。
睦州担板,投子提油。
赵州狗子,沩山牯牛。
青原垂足,俱胝指头。
一队破落户,各自逞风流。

【注释】

  1. 动弦:弹奏琴瑟。
  2. 叶落知秋:指树叶凋零,知道秋天已到。
  3. 禾山:在浙江省余姚市。打鼓:这里泛指民间音乐。
  4. 雪峰:指佛教禅宗五祖之一的慧可。辊毬:击球游戏。
  5. 睦州:在浙江省淳安县。担板:扁担和木桶。
  6. 投子:指禅宗六祖之一。提油:挑水。
  7. 赵州:在河北省邢台县。狗子:指禅宗六祖之一的神秀。
  8. 沩山:在湖南省长沙市。牯牛:耕牛,这里泛指农民。
  9. 青原:在江西省。垂足:双足下垂,这里比喻佛家“不立文字”的修行方法。
  10. 俱胝(jī):梵语,意为“满”,表示遍体都是的意思。指全身都是佛。
  11. 破落户:形容人没有多大本事或地位低下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偈颂是佛教徒唱诵时所用的韵文,多以四句组成,形式类似于诗歌和散文的结合体,内容多为颂扬佛法、赞叹功德等。此诗通过描写一些平凡人物的日常行为,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首句“动弦别曲”,描绘了一幅画面,有人正在弹奏琴瑟,这可能是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或者是为了表达某种情绪。接着,“叶落知秋”,这是古人的一种自然观察,通过叶子的凋零来感知季节的变化。这两句可能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感悟。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一些具体的生活场景,如“禾山打鼓”,“雪峰辊毬”,这些可能是当地的风俗习惯或者是某个节日的活动。这些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热闹的气氛和人们对生活的热情。
    诗人又转向了禅宗的一些故事,如“睦州担板”,“投子提油”,这些都是禅宗六祖的故事,反映了禅宗对于日常生活的洞察和理解。这些故事也暗示了禅宗的普适性和深刻性。
    整首诗以一种哲理性的语气收尾,“一队破落户,各自逞风流”。这是对那些没有大本事或地位低下的人的一种赞美,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有自己的风采。这也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以一种超脱的心态面对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一些普通生活场景的描述,以及对禅宗故事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态度。它既有深刻的哲理性,又有丰富的情感色彩,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