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无相,徒更形容。
本来面目,逼塞虚空。
浩荡十方能变化,行看九万自抟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注释】
护国嗣本——代宗皇帝在位时,曾封僧怀让为右街护国寺僧录、左街福胜院僧录。后唐庄宗灭佛,僧徒被驱散,怀让遁归嵩山少林,自谓“嗣本”,即继承本宗之意。长老请赞——指僧怀让受封之后,僧众纷纷前来祝贺称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法堂上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用典,但并不晦涩,而是流畅自然、明白易懂。
首联“护国嗣本长老请赞”。护国嗣本是唐代宗皇帝在位时所封的名号,这里借以表示僧怀让得此称号的荣耀和喜悦之情。
颔联“法身无相,徒更形容”。意思是说佛祖之身没有具体的相貌,只是通过言语来表达出来。这两句是借用佛教语意,表明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东西,但是内心却充满了喜悦和自信。
颈联“本来面目,逼塞虚空”。意思是说佛祖的本来面目,就像天地间浩荡的十方诸佛一样,无所拘限,无所不在。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佛祖无比崇敬的心情。
尾联“浩荡十方能变化,行看九万自抟风。”意思是说佛陀具有无边的智慧和力量,能够随心而变,随意而动,无所不能。这里的“九万”指的是佛教中所说的大乘菩萨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神通广大(九万里)的境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佛陀无比崇高地位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佛法的深信不疑。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作者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