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欺马祖,下视诸方。
生涯荡却,今古无双。
不与万法为侣,一口吸尽西江。
【解析】
本诗的注释中,第一句中的“平”是全诗的核心词。在《五灯会元》卷二中记载了马祖道一与庞居士的故事:庞居士问:“和尚什么处来?”马祖答:“我无家何处?”居士说:“既是无家,即乞师指示归途。”马祖说:“我于汝甚厚,汝于我何!”居士又问:“和尚有何事相酬答?”马祖答:“我向汝边行,汝还见么?”居士答:“不见。”“如何是经一句?”马祖答:“待汝自会。”居士于是礼拜而退,马祖送他出寺门,并告诉他:“逢人不说观庭前竹笋,须去后山寻活路。”后来,庞居士又来到寺院门前,马祖问他:“汝来作什么?”居士回答:“特来参礼和尚。”马祖便指着禅床对他说:“蒲团可作垫床脚。”居士不解其意,马祖便解释说:“譬如患疮,只此便是药苗,须得此物贴在身上,方能免痒。”居士听罢,豁然领悟,遂留在寺院修行。因此,“平欺马祖”,就是指庞居士曾向马祖学习禅宗。第二句中的“下视诸方”,指庞居士从马祖那里学到的禅法,使他能洞察万法,通晓一切法门。第三、四句是写庞居士的禅法成就,即他的佛性完全显现。“生涯荡却,今古无双”的意思是说他的佛性已经彻底显现出来,无人能与之匹敌,这两句也体现了他禅定功夫的高深。最后两句是写庞居士的禅法特点。庞居士并不把佛法当作自己生活的伴侣,而是像吸管一样,直接将佛法吸入自己的体内,这两句诗表现了庞居士的禅宗造诣。
【答案】
示例:平欺马祖,下视诸方。
生平荡尽,今古无双。
不与万法为侣,一口吸尽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