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门出入,未尝谩你。
诸人苟或粉饰太过,山僧只得掩耳。

【注释】

同门:同在一寺庙修行的僧侣。

粉饰:掩饰。

掩耳:用手堵住耳朵,表示不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即佛经中的偶赞),用以讽喻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

诗中“同门出入”指僧人出入门来,而“未尝谩你”是说同门之间从未有欺骗之事。“诸人苟或粉饰太过”,是指那些世俗之人,如果过分地粉饰自己,那就与出家人的清规戒律相违背了。“山僧只得掩耳”,是说如果这些人的行为真的如此,那么作为高僧的我就只能掩住自己的耳朵,不听了。这四句的意思是,佛教的教义要求信徒们要真诚、清净、平等、慈悲,不要虚伪矫揉造作,否则就违背了佛教的宗旨。

诗的前两句是说,出家人之间交往从不欺诈,后两句则是指一些世俗之人过于讲究外表和形式,这与佛教的宗旨是格格不入的。全诗通过对比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风气的不满以及对于宗教纯洁性的坚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