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将敛艳,麦野绿成堆。
庵内人如在,庭前柏自栽。
炉烟沿石碧,经梵杂风哀。
诸子知仁孝,逢春好一来。

【注释】

南塔:在今江苏南京,为南朝时建造的佛寺建筑。

韶光:指春光。敛艳:收敛光芒。

麦野:泛指农田。

庵内:指寺院。人如在:好像还在庵内。

庭前:庭院前。柏自栽:庭院前的柏树是自己种植的。

经梵:佛教经典。杂风哀:混杂着悲风哀伤。

诸子知仁孝:孩子们知道孝顺。诸子:众儿女。

逢春好一来:逢到春天好来此游玩。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诗人任江州司马的时候。当时作者被贬谪到江州,心情抑郁不平,于是写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首句“韶光将敛艳”,以拟人手法,把春日美好的阳光比作美人,把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得生动而形象。第二句是说田野一片绿油油的麦田,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第三、四句写自己来到南塔,看到寺院中的人们还在,庭院前新栽的柏树已经长大了。第五、六句写自己来到南塔,闻到阵阵香烟,听到阵阵梵音,看到庭院中杂着悲风哀歌的景象。最后两句说自己看到许多孩子都很懂事,知道孝顺父母,每逢春天好来此地游玩。

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