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空无有,清池瞰屋除。
去萍嫌碍月,留藻怕惊鱼。
夜雨知深浅,晨光透碧虚。
时时来顾影,照见白髭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庭院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诗句释义:

  1. 窗外空无有,清池瞰屋除。
    注释:窗外看不到任何景物,只有清澈的池水映照着屋子。
    赏析:首句直接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为下文的描绘奠定了基调。

  2. 去萍嫌碍月,留藻怕惊鱼。
    注释:“去”指水面上漂浮的荷叶或浮萍“藻”,这里指的是荷花。“嫌”意为不喜欢;“留”指保留;“怕”意为担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水中植物和动物的关爱之情。
    赏析:诗人通过对荷叶和浮萍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环境中生物的关爱之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3. 夜雨知深浅,晨光透碧虚。
    注释:“夜雨”指夜晚的雨;“深”指浓重;“晨光”指早晨的阳光;“碧虚”指清澈透明的天空。这句诗描述了夜晚和早晨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
    赏析:通过对比夜晚和早晨的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观察。

  4. 时时来顾影,照见白髭疏。
    注释:“时时”表示经常、反复;“顾影”指看自己的倒影;“白髭疏”指白色的胡子稀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常常凝视自己的倒影,以观照年华的流逝。
    赏析:诗人通过观察自己的倒影,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综合赏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静谧的庭院、清澈的池塘、夜晚的雨露和清晨的阳光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引发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