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彻池光上,嵷巃相对闲。
谁将太湖石,叠作小庐山。
种树蟠春长,栽花带土悭。
当时真隐者,只在篆烟间。

【注释】

  1. 叠石:指堆砌太湖石成小山。
  2. “澄彻”句:形容水波清澈,照映着石山上下,显得特别明净。
  3. “嵷巃”句:形容山石的峻峭挺拔,与四周的环境相对悠闲。
  4. 谁将:谁把(这里的“谁”指作者自己)。
  5. 太湖石:太湖出产的奇形怪状的石头。
  6. 篆烟:指篆书书写的香烟缭绕的景象。
  7. 真隐者:真正的隐士。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堆砌太湖石成小山的情景。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石山的景色,后两句写作者对这美景的评价。
    首句写石山之清。“澄澈”,形容池水清澈,“光上”,则见阳光照射在石山上,反射出明亮的光辉,使石山显得格外清朗。次句写石山之峻。“嵷巃”,形容山石的高耸、险峻。用“闲”字写出了山石的不拘束、无羁绊,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欣赏和向往之情。第三句写石山之美。“谁将太湖石,叠作小庐山。”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赞美了石山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最后一句写作者对这美景的评价。“种树蟠春长,栽花带土悭。”“种树蟠春长”,意即种植树木,春天来临,树木长得茂盛;而“带土悭”,则是说栽种花朵,土壤不够肥沃。这里,诗人运用反衬的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人还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石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