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盖话平远,阴阴清昼长。
沧波没鸥鹭,烟草暗牛羊。
楼影攲东岭,钟声出上方。
新诗吟不足,就月屡移床。
【注释】
倾盖:倾盖而语。指朋友间意气相投,一见如故。平远:地名,今浙江平阳县。沧波:沧海。阴阴:形容阳光暗淡。沧波没:指海潮淹没了沙滩上的一切。烟生:烟雾弥漫。牛羊:泛指牧场上的牧畜。东岭:指东面的高山。钟声:佛寺的梵呗声。新诗:指新的诗歌。移床:搬动书桌。
【赏析】
此为作者在浙江平阳时所写。
首联“倾盖话平远,阴阴清昼长”,是写诗人与许提干宿平远,倾盖而坐,闲谈家常。倾盖而语,意即把车盖放倒交谈,这在古时是一种亲近的举动。诗人与朋友同宿一地,彼此推襟见底,倾心交论,其友情之深厚可从“倾盖”二字中体味。平远县地处沿海,地势较低,因此日出时分,海面的雾气蒸腾,天色显得特别阴沉,而太阳又迟迟不露面,于是诗人便有“阴阴清昼长”的感慨:“阴阴”是形容日光暗淡,“清昼长”是说白昼很长,这里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颔联“沧波没鸥鹭,烟草暗牛羊”,是写海滨景色,描绘了一幅海潮淹没沙滩、草木葱茏、牛羊徜徉的画面。“沧波”是指沧海。诗人用“沧波”代指大海,以海潮淹没了沙丘、沙滩上的一切来表现海潮的浩大,从而反衬出人世的渺小和世事的无常。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离去后自己处境艰难的忧虑。“烟草”在这里是指草木丛生的荒山野地。“暗”字用得好,因为诗人在此处看到的不是绿茵遍地、鸟鸣蝶舞的春色,而是苍茫莽苍、一片荒芜的秋景;也不是碧草如茵、群羊吃草的田园风光,而是草木葱茏、牛羊散漫的草原景象。“烟生”两字既写出了草丛茂盛的特点,又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感,因为诗人此时身处异乡,远离故土亲人,而眼前又是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
颈联“楼影欹东岭,钟声出上方”,是写诗人登上东岭上的高楼远眺,聆听上方寺庙传来的钟声。“楼影”指诗人登临楼台,观赏周围的自然景色。由于诗人居高临下,所以能够看到东岭上的高楼亭阁,看到它们的影子斜斜地映在山下的平缓的斜坡上。“钟声”则是诗人在楼上听到的远处传来的佛寺梵呗之声。“出上方”三字表明钟声是从高处传下来的,进一步衬托出诗人登楼观景时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尾联“新诗吟不足,就月屡移床”,是写夜深人静时,诗人因想念家乡而吟诵新作的诗篇,但却总觉得不够满意,于是便移坐到月光下反复吟诗。“就月屡移床”的意思是说诗人多次移坐在月光下吟诗,表现出诗人思乡念亲之情的迫切与深沉。尾联两句诗将前面三联的描写收束起来,并巧妙地将前三联中的意象融会于其中。“新诗吟不足”是说诗人吟诵新作的诗篇感到还不够满意。然而“就月屡移床”却说明诗人尽管觉得新诗吟诵不够好,但他还是多次移坐到月光下反复吟诵,可见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多么强烈。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在平阳(今属浙江)期间曾与友人许提干结伴游平远县。诗中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同宿平远的情景,以及他们在东岭上的楼台上远眺海天云物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感伤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沧波”“沧波没”暗示着海潮淹没沙滩、草木葱茏的景象;“烟生”暗示着草木茂盛;“烟生暗牛羊”暗示着草木茂盛、牛羊悠游的意境等。这些富有诗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