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芒鞋去问津,波生鸭绿草铺茵。
雨迷阡陌留连客,风入园林著摸人。
寂寞数家收市井,萧条一榻卧埃尘。
避人幽鸟浑无语,桃李明朝依旧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竹杖芒鞋去问津”,描述了诗人手持竹杖、脚穿草鞋前往渡口的情景。这里的“竹杖”和“芒鞋”是古代旅行者常用的装备,象征着简朴和坚韧。而“去问津”则暗示着诗人对于未知的探索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波生鸭绿草铺茵”,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田野景象。这里的“波生”形容水面上泛起涟漪,“鸭绿”则是指稻田的颜色,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而“草铺茵”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草地覆盖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雨迷阡陌留连客”,描述了雨水使小路变得泥泞,使得诗人难以前行的情景。这里的“阡陌”指的是田间小路,“留连客”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色的喜爱之情。而“雨迷”则进一步强调了雨水给景色带来的朦胧感,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风入园林著摸人”,描述了微风拂过园林,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感觉。这里的“风入”表示风儿吹进了园林之中,“著摸人”则形容风儿轻轻地抚摸着人们的脸庞,给人一种舒适和惬意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力。
“寂寞数家收市井”,描述了村民们在集市上忙碌的身影。这里的“寂寞”表达了一种孤独感,而“数家”则指代了村民的数量不多,显得有些稀疏和冷清。而“收市井”则意味着村民们在集市结束后回家休息的场景,给人一种平静而满足的感觉。
“萧条一榻卧埃尘”,描述了诗人独自躺在简陋的床榻上,感受着尘埃的飘落。这里的“萧条”表达了一种孤寂感,而“一榻”则指代了诗人自己的床榻,显得有些孤单和无助。而“卧埃尘”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尘土飞扬的场景,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落寞和无奈。
“避人幽鸟浑无语,桃李明朝依旧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鸟儿的沉默与和谐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里的“避人幽鸟”描绘了鸟儿避开人们的喧嚣,独自在幽静的地方歌唱的情景。而“浑无语”则进一步强调了鸟儿的宁静与淡然,仿佛它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而“桃李明朝依旧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之情,希望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诗中的词语选用和句式结构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深厚的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