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陶欢今四载,欣然复会在通川。
行囊觉重添新稿,颜貌如前转少年。
到处诸侯争下榻,醉来骑马似乘船。
掉头又向何方去,笑指长洲万顷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解释以及注释:
- 不见陶欢今四载,欣然复会在通川
- 注释:陶欢是作者的朋友,他们之间有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兴趣。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与陶欢分别四年后重逢的喜悦和兴奋之情。
- 赏析:诗人通过“不见”和“欣然复会”两个词组,描绘了重逢时的心情变化,从一开始的思念和期待到最后的欣喜和激动,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深厚。
- 行囊觉重添新稿,颜貌如前转少年
- 注释:这里的“行囊”指的是作者的行李或物品。”添新稿”意味着在旅途中添加了一些新的诗作。”颜貌如前转少年”则是指他的外表看起来比原来更加年轻有活力。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新鲜体验和心情的变化。通过“添新稿”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创作热情和对文学的追求,而“颜貌如前转少年”则展示了作者心态的转变和成长。
- 到处诸侯争下榻,醉来骑马似乘船
- 注释:这里的“诸侯”指的是当时的达官贵人或者有地位的人。”争下榻”意味着他们争相邀请作者下榻住宿。”醉来骑马似乘船”则是形容醉酒后的骑马状态如同在船上一样轻松自如。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社交场合中的得意和自信,以及他醉酒后的状态。通过“争下榻”可以看出他的受欢迎程度,而“骑马似乘船”则展示了他在酒后依然能够保持潇洒自如的姿态。
- 掉头又向何方去,笑指长洲万顷莲
- 注释:”掉头”意味着改变方向,不再继续前行。”笑指长洲万顷莲”中的“长洲”是苏州的别称,这里指代苏州的美景,”万顷莲”则是指苏州著名的荷花池。
- 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未来的向往。通过“笑指”这个动作,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愉悦和轻松,而“万顷莲”则展现了苏州的自然之美和人文风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与好友重逢的喜悦、旅途中的新鲜体验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