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高处据胡床,豪气如虹贯野塘。
且去已知元亮醉,兴来非是次公狂。
满天风雨供吟眺,一幅潇湘不卷藏。
听得鸡鸣还待旦,莼羹虽美在他乡。
次赵莼湖饱看风雨楼韵
江山高处据胡床,豪气如虹贯野塘。
且去已知元亮醉,兴来非是次公狂。
满天风雨供吟眺,一幅潇湘不卷藏。
听得鸡鸣还待旦,莼羹虽美在他乡。
注释:
- 江山高处据胡床:指坐在高处的胡床上欣赏壮丽的江山景色。胡床是一种轻便的坐具,通常由藤条、竹片等材料制成,可以折叠起来便于携带。
- 豪气如虹贯野塘:形容气势磅礴、如同虹光般贯穿整个荒野。豪气在这里是指豪放的气概,虹贯野塘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气概在自然界中的延伸与展现。
- 且去已知元亮醉:元亮是晋代陶渊明的字,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已经喝得微醺的状态。醉意朦胧,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之中。
- 兴来非是次公狂:次公指的是王次仲,唐代诗人,以豪放著称。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诗兴来得突然而猛烈,并非出于刻意追求。狂放不羁的情愫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 满天风雨供吟眺:风雨交加的景象为吟咏和眺望提供了绝佳的条件。这里的“供”字表达了风雨对人们情感和审美活动的一种促进作用。
- 一幅潇湘不卷藏:潇湘是指湖南境内的潇水和湘水,这里用来泛指洞庭湖一带的山水风景。潇湘之美难以尽收眼底,需要细细品味和体会。
- 听得鸡鸣还待旦:听到鸡鸣声时还在等待天亮,意味着诗人对于时间的珍惜和早起的习惯。这里的“待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 莼羹虽美在他乡:莼羹是一种用莼菜制作的汤品,口感鲜美,味道独特。然而在诗人眼中,莼羹的美好远不及故土的家乡。这里的“在他乡”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在异乡的生活和感受。首句“江山高处据胡床”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江山的壮阔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豪放气概;接着通过对比“元亮醉”和“次公狂”,表达了诗人对于饮酒和诗兴的独到见解;第三句“满天风雨供吟眺”则营造了一个风雨交加、云雾缭绕的环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之中;第四句“一幅潇湘不卷藏”则以诗意盎然的语言赞美了潇湘山水的优美景色;最后两句通过“听得鸡鸣还待旦”和“莼羹虽美在他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辛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个人情感色彩,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