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相传望帝魂,见之再拜感孤臣。
天津桥上人初听,肠断江南三月春。

”`markdown

子规

今古相传望帝魂,见之再拜感孤臣。
天津桥上人初听,肠断江南三月春。

译文及注释

诗句解读

  1. “今古相传望帝魂”:这句诗通过望帝传说,引出杜鹃鸟的意象,表达了对亡国君主悲情的传承和怀念。
  2. “见之再拜感孤臣”:描述了见到杜鹃鸟时,人们因感受到其悲伤而跪拜并深感同情的场景。
  3. “天津桥上人初听,肠断江南三月春”:描绘了人们在春天里听到杜鹃声时,感到无比哀伤的情景。

赏析

  1. 情感的深刻表达:杜甫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故国、故君的思念,还深刻地描绘了杜鹃的悲鸣,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2. 象征意义的运用:杜鹃作为一种鸟类,其声音在诗歌中象征着离别和哀愁,这种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多层次。
  3. 语言的精炼:整首诗用词简练,每一句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充满了情感的深度。

创作背景

此诗应为杜甫晚年流寓三峡云安时所作,此时他已远离故乡,生活在异乡,自然更能体会到杜鹃啼血的悲凉,也更能表达出对逝去故国的无限眷恋。

主题思考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种生物的描述,更多的是对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沉痛记忆的反思。通过对杜鹃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文化影响

《子规》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补充说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在唐代,杜甫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严谨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社会内容而著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杜甫流寓三峡云安时期,这期间他经历了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动荡,使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疾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