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来竟不真,杨花落后更无春。
谁知十载游吴梦,却作桑干渡水人。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他不仅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还是一位宰相杜佑的孙子和杜从郁之子。他的诗歌以内容深广、感情真挚著称,尤其擅长七律、七绝等体裁,尤以《阿房宫赋》和《过华清宫绝句三首》等作品闻名于世。
诗句翻译:“消息传来竟不真,杨花落后更无春。”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消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并感叹春天已经消逝。
诗句“谁知十载游吴梦,却作桑干渡水人”反映了诗人对过去与好友共度时光的怀念。这句诗通过对比昔日的美好回忆与现实的差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无奈情绪。
“杨花落尽梨花飞,春也成憔悴”,出自宋代词人汪元量的《莺啼序·重过金陵》。这句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的景色,以及作者对此地历史的感慨和情感体验。金陵是六朝古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豪杰在这里留下了足迹。这里的山水之美,历史遗迹之富,使金陵成为了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然而,如今这些历史的痕迹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废墟和荒凉。这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构成了这首词的情感基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美好回忆与现实的差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无奈情绪。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的深深眷恋。
诗句“杨花落尽梨花飞”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事物的消逝。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这句“杨花落尽梨花飞”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联想到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桑干渡水人”则可能指的是在桑干河上渡过的人或事,象征着离别和重逢。诗人用这个意象来表达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他们之间友谊的珍视。
杜牧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和朋友共度的时光与现在的孤独、寂寞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对友情、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感悟。
[6] 诗意赏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消息真实性的怀疑以及对过去共同生活的回忆和怀念。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时间和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