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须弥槌,虚空鼓,而以音声为佛事。
【注释】
云:指云彩。龙:指龙的云,即云中之雷。风:指风中的雷,即雷中之风。圣人:指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作:发起,创立。睹:见到。槌(chuí):用杖击地,表示打击。鼓:以鼓为乐器,表示演奏。音声:指佛法的教义和仪轨。
【赏析】
这首诗是颂赞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佛法功德的诗。
首句“云从龙”比喻说,佛法如云,云随龙行,龙随云动,互相呼应,形成壮观。次句“风从虎”比喻说,佛法如风,风随虎行,虎随风动,互相配合,形成雄壮。第三句“圣人作”比喻说,佛法由释迦牟尼创立,他像天帝一样高超。“而万物”,指所有的众生,都得以见到佛法。第四句“须弥槌”“虚空鼓”,比喻说,佛法如槌击须弥山,如鼓响在虚空,使众生都得到利益。末二句“而以音声为佛事”,意思是说,佛法以声音为媒介进行传播。
全诗以“云”、“龙”、“风”、“虎”、“圣人”、“槌”、“鼓”等字为关键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佛法的神奇、庄严和伟大,表现了作者对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赞扬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