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南长至,第一义谛。
未举先行,讨甚巴鼻。
鲇鱼上竹竿,一日一万里。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要求,读懂诗作,把握其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提示进行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颂文,全诗共四十二首。这是第一百四十二号。偈颂是一种佛教赞颂诗文,用以歌颂佛祖释迦牟尼和菩萨等。此篇为颂文之第一百四十二号。颂文以“日南长至”开首,点出时间,说明时节,表明时序。颂中主要叙述了释迦牟尼成道的故事,以及大乘佛教兴起的历史事实。在颂文中,作者首先指出: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便把释迦牟尼当作了佛陀,尊称为释迦牟尼佛。接着,诗人又介绍了佛陀诞生的传说。佛陀诞生于印度的雪山之中,后来来到恒河流域,并在这里结集了《金刚经》,使佛法得到弘扬。最后,诗人讲述了佛陀成道的过程。佛陀在成道之前,先向阿难等人讲说五蕴皆空的道理,然后才进入涅槃境界。

【答案】

日南长至,第一义谛。

未举先行,讨甚巴鼻。

鲇鱼上竹竿,一日一万里。

译文:

太阳直射南方,到达正阳之地,这就是第一义谛。

没有开始行动,就先行一步,这叫做讨甚巴鼻。

鲇鱼游动在竹子的顶端,一天能游很远的距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