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街头石幢子,无你遮护处。
一声江上侍郎来,无你回避处。
衲僧家朝出暮入,脚前脚后也须子细。
忽然筑著磕著,净慈拄杖别有分付。
【注释】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百:指佛经中的偈颂,是佛教中用以宣说教义的文体。偈颂一百四十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轼所写,共一百八十二首,分为上下两卷,每首四句。这首诗是第一百四十一首。
十字街头石幢子:意思是说在十字路口立着一块石头作为标志,用来指引行人和车辆。
无你遮护处:意思是说没有谁能为你遮蔽保护。
一声江上侍郎来:意思是说一声听到江上游来的侍郎的声音,就知道是哪位官员。
衲僧家朝出暮入:意思是说和尚从早到晚出入寺院,忙碌不停。
脚前脚后也须子细:意思是说要细心地观察每一个细节,包括脚下的路、身边的环境等。
忽然筑著磕著:意思是说忽然之间就出现了某种情况,让人措手不及。
净慈拄杖别有分付:意思是说净慈寺里的那根木杖,有着特别的含义和指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忙而有序的寺庙日常景象。诗中用“十字街头石幢子”形象地勾勒出了寺庙入口处的标志,象征着寺庙的庄严与神圣。紧接着,通过描绘和尚忙碌的身影和细致的观察,展现了僧侣们生活的规律和认真态度。
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后一句“忽然筑著磕著”,这里运用了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将突如其来的事情比作“筑”或“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意外发生时人们的惊慌失措。而“净慈拄杖别有分付”,更是一个巧妙的暗示,让人们联想到寺内那根具有特殊意义的木杖,以及它可能蕴含的深意。
这首诗通过对寺庙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僧侣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禅宗修行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