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林间借甑炊,心闲自觉乐无时。
生台抛饭暗持咒,山路负薪高诵诗。
惜燕常年寻故主,笑人荒冢树穹碑。
白头寂寞安吾分,何用黄金铸子期。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篇写景抒情,借物抒怀。诗人通过借甑、生台、山路、荒冢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对世事看轻的情怀。
首联“投老林间借甑炊,心闲自觉乐无时”意思是:在山林之间借锅做饭,心中平静感到快乐无边。这两句写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态。作者借“借甑”这个典故表达自己的志向,说自己愿意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而不愿做官为仕。诗人以“投老”自况,表明了其归隐的决心。同时,“投老”“林间”也交代了作者的生活环境与背景。颔联“生台抛饭暗持咒,山路负薪高诵诗”意思是:在生台上抛洒着米饭默默祷告,山路上背着柴火高声吟诵诗篇。这两句写诗人在山林中的行为。诗人用“抛饭”和“诵诗”来表现自己远离尘世的心境,也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颈联“惜燕常年寻故主,笑人荒冢树穹碑”意思是:燕子每年都会飞回旧巢,人们却常常在荒废的墓前树立墓碑。这两句写诗人对于世俗的看法。作者认为燕子每年都能回到它的家,但人们却总是在荒废的墓前竖立墓碑,因此觉得可笑。尾联“白头寂寞安吾分,何用黄金铸子期”意思是:年迈白发只能任凭命运安排,何必用金银铸造子期呢?这两句写诗人对于人生的看法。诗人认为人生就像鸟儿的一生,有生就有死,所以不能强求,应该顺其自然。尾联是说诗人已经看破了红尘,对于功名利禄已经看得很淡了,所以不需要借助金子去追求名利。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对世事看轻的情怀。
【答案】
示例一:投老林间借甑炊,心闲自觉乐无时。
译文:在山林之间借锅做饭生活,心中平静觉得快乐无边。
注释:投老:指辞官退休。林间:山林之中。
赏析:诗人借“投老”一词表达自己归隐山林的决心,并以此表示自己对名利看淡的态度。
示例二:生台抛饭暗持咒,山路负薪高诵诗。
译文:在生台上抛洒着米饭默默祷告,山路上背着柴火高声吟诵诗篇。
注释:生台:即生祠。
赏析:此联描写的是诗人在山林中的行为,诗人用“抛饭”和“诵诗”来表达自己远离尘世的心境,也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示例三:惜燕常年寻故主,笑人荒冢树穹碑。
译文:燕子每年都会飞回它的巢穴,人们却常常在荒芜的坟墓前竖立墓碑。
注释:惜:惋惜。
赏析:此联描写的是诗人对于世俗的看法,诗人认为燕子每年都能回到它的家,但人们却总是在荒废的墓前竖立墓碑,因此觉得可笑。
示例四:白头寂寞安吾分,何用黄金铸子期。
译文:年迈白发只能任凭命运安排,何必用金银铸造子期呢?
注释:“子期”,春秋时晋国乐师俞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所奏之音,子期都能领会,两人成为知音。
赏析:此句是说诗人已经看破了红尘,对于功名利禄已经看得很淡了,所以不需要借助金子去追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