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赋长安不遇知,丈夫失意肯生悲。
科名自古与风汉,造物至今犹小儿。
道在布韦轻将相,时危耕钓隐英奇。
渡江亦谒青山不,应念曾公为制碑。
徐教下第归
徐敬业落榜后回乡的故事。徐,指徐敬业;教,即教习、教官的意思。下第:考中进士未及第。
译文:徐敬业落榜回家。
注释:教:科举考试中举的通称。下第:科举考试中了进士,但未被授官,称为“下第”。
赏析:此诗首句为倒装句式。
奏赋长安不遇知
奏赋:指徐敬业向武则天进献的《讨武墨檄》,也称《讨武曌檄》。赋,古代文体的一种,多用以铺陈文辞。
译文:你向武则天呈上《讨武墨檄》的文章,但并未得到赏识与认可。
注释:《讨武墨檄》:这是一篇讨伐武则天篡夺政权的檄文。文中历数武则天篡权的罪行和罪恶,号召天下人共讨之。
识:认识;了解。
丈夫失意肯生悲
译文:丈夫失意,难道还会感到悲伤吗?
注释:丈夫:这里指徐敬业。
赏析:此句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徐敬业的鼓励,认为他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不应因落第而悲伤。
科名自古与风汉
译文:自古以来,科名都是与帝王分庭抗礼的,不可轻视。
注释:科名:科举考试中了进士,为士子所向往的荣誉。风汉:比喻有权力的人。
赏析:通过对比强调科名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徐敬业在政治斗争中的困境。
造物至今犹小儿
译文:上天制造万物,难道还是一个小孩吗?
注释:造物:造物主,这里指自然界的创造者。小儿:比喻无知无识的人或事物。
赏析:“造物”在这里指的是自然的造化,也隐喻了历史的变迁。诗人用“犹小儿”来形容自然或历史的变迁,意味着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道在布韦轻将相
译文:道理存在于平凡之处,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能明白。
译文:将相:指高官显贵。
注释:布韦:这里指平民百姓。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认为世间的道理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发现,就能领悟其中的智慧。同时,诗人也借此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之心,不要过于自负。
时危耕钓隐英奇
译文:当政危险,不如隐居山林,潜心修炼自己的品德和才能。
译文:耕渔:指隐居的生活。隐英奇:指隐居山林,潜心修炼自己的品德和才能。
注释:耕:耕种;渔:捕鱼。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当政危险,不如退隐山林,潜心修炼自己的品德和才能。这种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渡江亦谒青山不,应念曾公为制碑
译文:如果有机会过江,我也会拜访你的家乡,向你表示敬仰之情。
译文:青山:指作者家乡所在地。曾公:指作者的父亲曾玄暐,曾任宰相。
注释:谒:拜访。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厚的感情。他认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怀念家乡和亲人。同时,这也是对父亲的赞美和敬意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