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无筋,头无脑。
是个非个并除,佛兮魔兮俱扫。
须弥山折箸挑来,眉毛上悬挂恰好。
是谁识他,观音长老。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眼无筋,头无脑。
    注释:眼睛没有筋骨,脑袋没有大脑。
    赏析:这一句可能暗指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她的双眼清澈明亮,象征着智慧和慈悲,而头部则没有明显的脑部结构,更突出了她超脱世俗、纯净无暇的特性。

  2. 是个非个并除,佛兮魔兮俱扫。
    注释:既是佛又是魔,都被扫除了。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观念,强调了事物的一体性与多样性。在佛教中,“佛”与“魔”是对立的概念,但在这里,它们被视为统一的,都可以通过修行被消除或转化。

  3. 须弥山折箸挑来,眉毛上悬挂恰好。
    注释:须弥山被筷子挑了起来,眉毛恰好悬挂在那里。
    赏析:这里的“须弥山”是佛教中的一座圣山,代表极高的修行境界。而筷子挑山则是一种夸张的比喻,表示即使是高深的修行也难以达到,需要不断的努力与精进。

  4. 是谁识他,观音长老。
    注释:是谁认识他?观音长老。
    赏析:这句话可能是在询问或感叹,究竟是谁能够理解或领悟这种超越世俗的智慧与修行?观音长老作为佛教的象征人物,其智慧与慈悲为人们所敬仰,因此这句话也在表达对观音长老的敬仰之情。

综合以上分析,这首诗可能是一首赞美佛教修行者的诗歌。通过描绘观音菩萨的超然形象,诗人传达了修行者应具备的超越性品质,以及对于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的认识。同时,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诗人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使读者对观音菩萨的形象有了更为生动、深刻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