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今淮海,中年主万年。
虚空曾悟性,文字不离禅。
灵瀑煎茶净,寒株拾菌鲜。
无由亲道话,梦绕石桥烟。
注释:
寄天台万年淮海禅席:寄予在天台的万年禅席。
四海今淮海,中年主万年:四海即天地,淮海即中土。中年主,意为主宰、掌管。
虚空曾悟性,文字不离禅:虚空是佛法中的本体概念,悟性是修行的本性,文字不离禅是说明文字不能脱离禅宗教义。
灵瀑煎茶净,寒株拾菌鲜:灵瀑是指瀑布,煎茶指烹茶。寒株是指冬日里的枯树,拾菌是指捡野果。
无由亲道话,梦绕石桥烟:亲道话,意为与佛交谈。梦绕石桥烟,意为在梦中经常围绕在石桥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禅意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身处在天台的万年禅席上的生活,表达了对禅宗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禅宗的韵味。
首句“四海今淮海,中年主万年”,诗人以天地为背景,以自己为主体,表达了自己在中土的主宰地位。这里的“四海”和“淮海”都是指中国,诗人将自己比喻为掌控整个中国的人,显示出其对国家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四句“虚空曾悟性,文字不离禅”,诗人通过对禅宗的理解和实践,表达了对空性的领悟和对文字的理解。这里的“虚空”指的是佛法中的本体概念,“悟性”则是指对佛法的领悟,而“文字不离禅”则强调了文字与禅宗教义的关系。诗人通过对这些佛教术语的引用,展现了他对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最后两句“灵瀑煎茶净,寒株拾菌鲜”,则是诗人对自己在禅生活中的具体实践的描述。这里,诗人通过煎茶和捡蘑菇这两个日常行为,展示了他对禅宗生活的喜爱和执着。煎茶象征着清净和宁静,捡蘑菇则寓意着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恩。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禅宗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禅宗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禅宗思想的核心——即在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和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