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诸方倦说禅,偶逢佳处结良缘。
祖师圣解何须举,衲子家风要别传。
云外壶中如聚墨,望中沧海欲浮天。
如今觌面相呈了,啼鸟落花俱寂然。

诗句解析及赏析

1. 踏遍诸方倦说禅

  • 注释:走过了很多地方,已经厌倦于谈论禅宗。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教义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后的疲惫感,暗示了诗人对于禅宗真谛的追求已经达到极致,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超然物外的态度。

2. 偶逢佳处结良缘

  • 注释:偶然间遇到了一个好地方,便与这个地方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一种偶然性和必然性相结合的体验。“佳处”可能指的是一处风景优美、心灵得到净化的地方,而“结良缘”则表明了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寄托。这种经历往往带有深刻的哲理意味,提示我们在茫茫人海中要善于发现并珍惜那些能够触动心灵、引领我们走向更高境界的地方或人物。

3. 祖师圣解何须举

  • 注释:祖师(即禅师)的深刻理解为何需言传?
  • 赏析:这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修行过程中,是否必须通过言语来传授和解释禅宗的智慧。禅宗强调直指人心,直接体验和感悟,而不一定依赖于语言或文字。这里的“圣解”可能指的是祖师的深奥见解或高深修为,而“何须举”则表达了一种对传统讲授方式的质疑和否定。

4. 衲子家风要别传

  • 注释:和尚(僧人)的传统风格需要另外传授吗?
  • 赏析:这句话进一步探讨了禅宗的传承问题。在禅宗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风格是重要的,但同时也需要适应不同弟子的特点和需求。这里的“衲子”可能指的是僧侣,而“家风”则是指寺院或寺庙所特有的修行方法和文化氛围。这句话反映了禅宗对于传统与创新之间平衡的追求,即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5. 云外壶中如聚墨

  • 注释:云外如同壶中聚积的墨汁,形容景象的变幻莫测。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充满想象力的景象。云外通常象征着高远和神秘,而壶中则代表着内敛和凝聚。将云外比作聚墨,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多端,也隐喻了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这种描绘方式让人联想到禅宗中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即在观察世界时能够看到其本质,同时又能够超越表面现象,洞察更深一层的内涵。

6. 望中沧海欲浮天

  • 注释:望着大海,它好像要浮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 赏析:这句诗通过视觉形象描绘了海洋的辽阔和壮美。“沧海”通常指的是大海,而“欲浮天”则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无边无际的海洋之中,感受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和美。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深敬畏和赞美之情。

7. 如今觌面相呈了

  • 注释:现在面对面地呈现出来了。
  • 赏析: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坦诚相见、毫无保留的情感交流。“觌面”意为面对面,“呈了”则意味着呈现出来或展现出来。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联系,也暗示了禅宗中的一种平等、无我的精神追求。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表述具有很高的启示意义,鼓励人们在交往中保持真诚和开放的态度,以促进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沟通。

8. 啼鸟落花俱寂然

  • 注释:鸟儿的啼叫和花瓣的飘落都变得寂静无声。
  • 赏析:这句诗通过声音的消失和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氛围。在这个时刻,所有的声响都被遗忘了,只留下了大自然本身的呼吸和韵律。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幽静、安详的意境,也体现了禅宗追求的内心平静和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描述提醒我们要关注自然的声音,倾听内心的声音,以获得心灵的平和和安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