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鸡误客行,踯躅犯霜露。
冰冻不生潮,娥江夜难渡。
【注释】
晓行:清晨出行。
寒鸡误客:寒冷中的鸡声把早起的行人惊醒。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的样子,这里指因寒冷而行走迟缓。
犯:冒犯。
霜露:霜和露水,是早晨特有的自然现象,这里借喻寒冷天气。
冰冻:结冰,冰层,这里是比喻江上的薄冰。
潮:涨潮,指江河中水流上涨的现象。
娥江:即蛾江,在浙江省新昌县境内,为浙江与安徽两省的界河之一。
【赏析】
《晓行》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以“晓行”为主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清晨出行的画面。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清新自然,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首句“寒鸡误客行”,诗人以寒鸡的叫声将早起行走的人惊醒,巧妙地表达了清晨出行时的自然景象。寒鸡的声音打破了寂静的氛围,让早起的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误客”二字,既表达了寒鸡声音的突然,也暗示了诗人早起行走时的心境。这种心境既有对生活的期待,也有对未知的好奇,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踯躅犯霜露”。这句诗通过“踯蹰”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清晨霜露覆盖的道路上的场景。这种场景给人一种静谧、冷清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而“犯”字则赋予了这种静谧以动态的力量,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犯”字也暗示了诗人在行走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冰冻不生潮,娥江夜难渡。”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夜晚的描绘。这里的“冰冻”并非指真正的冰块,而是用来形容江面的薄冰;“潮”则是指涨潮,意味着江水会上涨。诗人用这两个词汇来描绘即将到来的夜晚的天气状况,暗示了诗人可能会遇到难以渡过的困难。然而,尽管有这些困难,诗人仍然坚定地前行,展现了他的毅力和勇气。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传达了诗人清晨出行的情景及其内心感受。诗人通过对寒鸡、霜露、冰冻等自然现象的描绘,以及对自己行走过程的细致刻画,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同时,这首诗还通过描绘即将到来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