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房静坐夜方中,无相无缘智境融。
未始将心空万法,曾知万法本来空。
【注释】
夜禅:夜晚静坐冥心修行。
岩房:指僧人的居所,多在山林之中。
无相无缘:指禅宗中“无相”和“无缘”的思想。即不执着于一切现象。
智境融:智慧的境界融会贯通。
将心空万法:使内心空虚,达到与万物合一的境界。
曾知:曾经了解过。
万法本来空:一切事物都有其空性,都是虚幻不实的,本无所谓实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修行画面。首句“岩房静坐夜方中”,诗人置身于山居之中,夜深人静之时,他选择了冥心修行。这里,“岩房”是修行的场所,“静坐”则是修行的方式。夜晚,月光洒满房间,为修行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第二句“无相无缘智境融”,进一步描绘了修行的过程。禅宗强调“无相”和“无缘”,即不执着于一切现象,让内心的世界与外在的世界融为一体。这里的“智境融”可以理解为智慧的境界达到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第三句“未始将心空万法”,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修行的理解。他认为,修行并非仅仅为了超脱世俗,而是要使内心空虚,达到与万物合一的境界。这里的“未始”可以理解为从未有过的意思,表示修行是一种永恒的追求。
最后一句“曾知万法本来空”,诗人总结了修行的精髓。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空性,都是虚幻不实的,本无所谓实在。这里的“空”可以理解为虚空、虚无之意,表示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夜禅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修行境界。它鼓励人们摒弃世俗的纷扰,回归内心的平静,从而达到与万物合一的境地。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有其空性,不要过于执着于世俗的得失,而是要学会放下心中的执念,与万物共舞。